返回

附身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8章 韶华夫人(上)(1/2)
        “西方有鸟,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殷鸿慷锵有力的说“今王上诛杀逆臣,册封有功之臣,既铁心整顿吏治,又罗网贤才,既轻徭薄赋,消减劳役之苦,又征集兵勇,设骁龙军,骁武军,

        如此种种,凡有一项在大秦实施成功,大秦何愁不兴啊!”

        郭天禄当政时期,大秦暗无天日,迟早没落瓦解,退出历史的舞台

        今日,章台宫内,季玄陵的安排,让殷鸿在迷茫中,看到一丝希望他相信大秦在新君治理下,迟早突破黑暗的枷锁,迎来道道新的曙光

        “太尉所言不假,鲲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官相信王上”治粟内史贾泰初附和。

        别的不说,单单整顿吏治,割去大秦身上的腐肉,烂肉,或许会带来短暂的阵痛,然痛苦之后,大秦必然脱胎换骨

        这时,殷鸿长长叹口气,厉声道“王上亲政,斗志昂扬,我等作为臣子,只需遵照执行王上的安排,尽可能的举荐贤良,干吏七国之争,大秦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甚至将来能够南征大康,挑战大乾。”

        “对,大秦会迟到,但绝不缺席七国之争。”

        九卿官吏,纷纷颔首,非常赞同殷鸿所言。

        他们多为忠义贤良之臣,在郭天禄威压下,尚且没有做出伤害秦国利益之事,甚至尽其所能,保护秦国利益。

        今新君欲振兴秦国,他们怎能不力以赴,鞠躬尽瘁呢?

        章台宫中

        季玄陵活动双臂,伸着懒腰,长长呼口气,转身时看见张丽华,阮红妆美眸正在盯向自己,好似不认识自己一样。

        嘴角噙着笑容询问“南宫,舞阳,怎么不认识本王了?”

        不认识?

        发自内心而言,张丽华,阮倾城真的觉得自己有点不认识季玄陵了。

        从前,他在郭天禄面前一味附和,恭顺听从,对朝政时弊没有破解之策,在他身上看不到振兴秦国的希望。

        今日,她们有幸亲身参加朝会,目睹季玄陵与群臣商议国策,针对时弊提出并制定解决的方案。

        百官没有良策时,季玄陵另辟蹊径,提出独到的破解之法。

        眼前的王上,分明性格明察沉断,做事从谏如流,重惜官赏,具有经国治世之才,对时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想到王上经常习武,她们甚至怀有季玄陵身怀武艺。

        “夫君,你真让南宫刮目相看!”张丽华呼口气柔声道。

        季玄陵睿智英明让她感受陌生,却又发自内心喜欢与钦佩

        “王上的一言一行,的确让人大吃一惊。”阮红妆佩服的说,今日之王上,举手投足之间,议政论策之时,带着几分明君风范。

        季玄陵摇头浅笑,有苦难言

        世道变了,然秦国仍奋六世之余烈,先王时代,振长策而御宇内,吞四方而亡诸侯

        积累了东征齐楚燕韩赵魏,南拒大康的国力

        若非所托非人,导致大秦国力一落千丈,兴许大秦早驱虎狼之师,一统东方六国,领雄兵猛将,侵占大康半壁江山,与大乾帝国争锋

        今他担任国君,与大秦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再不颁布政令,力挽狂澜,大秦灭国之日,便是他身穿囚服,被押往异国之时

        能不竭尽力,振兴大秦吗?

        “今日推行政令仅是开始,真正的好戏尚未拉开序幕。”说着,季玄陵的腹部传来咕咕声响。

        闻声,两女掩口扑哧一笑。

        张丽华道:“清晨至今,夫君简单进食,南宫即刻吩咐太官令为夫君准备晚膳,”

        “王上,黄昏未过,韶华宫殿内,肯定正在准备晚膳,王上何不前往一聚。”阮倾城柔声建议。

        她迫切想了解季玄陵的能力,确定他是否真的变了

        可惜她不像张丽华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