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钜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章 改良桔槔(2/3)
状,说我不学无术,收不上禾槁,还废镰。这样嚼我舌根,我岂能要她好看?”李恪扬了扬胳膊,“展叔,家中还有镰吗?天色尚早,我要再下趟地。”

        癃展定定地看着他,突然欣慰地笑起来“公子长大了。待奴为公子打水,洗漱一番再去取镰下地。”

        李恪尬在那里,喃喃自语“忘了您也听得到……”

        癃展笑容更畅,拄棍推车去到井边打水。

        小车悠悠而行,轻轻撞在井口停下来。他用木棍卡住轮子,提起桶丢到眼里,待听到噗通一声,再将绳子拽起来,从头至尾,没有看过井边的桔槔一眼。

        他就拽起半桶水,哗啦倒进手边的木盆,李恪也不等他送过来,主动过去鞠水洗脸。

        “展叔,您为何不用桔槔汲水?”

        “桔槔?”癃展抬头看着身边那个巨大的木制机械,摇摇头说,“奴的下盘不定,使不动这事物。”

        “怎么会使不动?”

        桔槔是一种原始的杠杆汲水工具,一端系桶,另一端悬绑石块,借着杠杆动力,用不大的力量就可以把满灌的水桶提起来。

        据李恪了解,这种工具兴始于商代,但因为其制作简单的缘故,后世的偏远农村依然常见,老人小孩都可以凭它轻易提水。照理说癃展就算是残了腿,力气怎么都比老人小孩大吧?

        难道说此桔槔非彼桔槔?

        李恪来了兴致,一下把烦心事抛到脑后,仔仔细细观察起眼前这个大家伙来。

        手臂粗细的杠杆长约两丈,丫型木桩做成的支点立在中间。杠杆一头高高翘起,那根垂下的绳子大概是绑桶用的,另一头……绑着一块磨盘大的石头,怕是有两三百斤……

        一个等臂的杠杆,一头绑了两三百斤的重物,另一头自然要更沉的力才能把杠杆撬起来。

        考虑到秦斤差不多只有市斤一半,也就是……五十到七十五千克的力?

        李恪汗都快下来了。

        这样的设计别说现在的癃展使不动,就是他重新长出腿来,用起来也肯定费劲。

        先秦要都是这样的桔槔,所谓日浸百畦肯定是骗人的吧?

        李恪顿时哭笑不得“展叔,你看此物设计可有不妥?”

        “此物……不妥?”癃展愣了愣神,目露迷茫,“每家桔槔皆是如此,模样又与典籍相合,在奴看来并无不妥。”

        “并无不妥?”李恪想解释,转念一想就放弃了。

        他准备亲手改良一下桔槔,因为这个活并不复杂,只是一道标准的杠杆平衡应用题而已。

        所以他抻了抻胳膊,低头问道,“家中锄在何处?”

        说干就干!

        癃展说装满水的桶大概三十斤,李恪就挑了一块二十多斤的石头,替换掉“磨盘”。

        接着他用锄挖了坑,把支点向水井方向移了四尺,差不多动阻两臂一比二的位置。这样一来,等臂杠杆就成了费力杠杆。

        忙完这些,他又在动力臂前端绑了拉拽的绳索,使用时向下拉,杠杆会垂下来,主动把桶送进井里。

        根据设计指标,操使这台桔槔差不多要费四十斤的力,不过由于是向下用力,算不上太大的负担。

        而打满水后,使用人只需把绳子放松,满桶就会被阻力臂的负重自然提起来,不用再多废半点力气。

        如此半个时辰不到,改良工作就在癃展的帮助下结束了。填实最后一捧土,李恪使劲摇了摇木桩,确认支点稳固,宣布大功告成。

        癃展把杠杆挪回支点架好,表情依旧有些难以置信“公子,这负重如此之轻,真可以汲水?”

        “成与不成,试试呗?”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着满桶的水缓缓从井底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