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南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 纷乱的京城(上)(1/2)
        段寿昌的话,无情的揭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他们如何乐观,眼下这可以说来之不易的局势,甚至被一些诗僧(相当于大理国的士子,师僧有妻子,往往读儒书,段氏而上,有国家者设科选士,皆出此辈)誉为建立新朝、开国的局势,实质非常脆弱。

        若高氏有意,反复,不过顷刻之间尔。

        而太子段誉,正是维系这脆弱平衡的一个主要因素。

        翰林学士黄昊看了段寿昌一眼,也道:“皇上,信苴(即王爷)此乃老成谋国之言,臣附议!”

        作为段正淳的主要谋士,在听闻太子坠马并昏迷不醒之时,他就想到了这些安排。

        但,此时做这样安排的实质,意即突出了太子在复国一事中的所起的作用,皇上虽然宽厚……

        皇家之事,还是皇家中人提及的好。

        “臣亦附议,”引爽爽长张瑾瑜也说。

        “臣附议!”

        “臣附议!”……

        段正淳的这些肱骨心腹一一进言,想来,他们皆是在第一时间就明了这一点,并都有着黄昊一样的打算。

        刚刚猛的站起来的段正淳,此时已经缓缓坐下,面色愈趋冷峻,但并无半点惊惶亦或是不悦,他抬了抬手,“诸卿且安坐,”

        “不至如此!”他摇头道。

        “皇上!”段寿昌又叫了一声,段正淳轻轻摆了摆手,看着站在当中的侍卫,“太子何时回宫?”

        “回皇上,太子坠马之后,段总管命我快马回报,”快马回宫的侍卫身上都带着些征尘,“他护送太子随后就到,按理,此时应已入城,”

        话音刚落,外面又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须臾有小黄门来报,“太子车驾入城!”

        段正淳微微颔首,轻抚浓须,向苏进贤说,“去相国公府,请相国公进宫,”

        “遵旨!”苏进贤匆匆带人去了。

        段寿昌此时总算坐了下来,看了黄昊一眼,见后者正捻须不语,一副成竹在胸之态,他长须动了动,到底没有哼出声来。

        只是颇为赞赏的看着御案之后的侄儿,此计,大妙!

        段正淳抬头看向门外,唤了一声,“张统领,”

        一名身戎装的健壮汉子按剑而入,“臣在!”

        “着各处小心戒备!”

        内卫统领张朝杨重重点头,“臣遵旨!”

        段寿昌此时也抚须颔首,如此,方万无一失。

        段正淳站起身来,“去东宫,”

        大家才跟着起身,又有内侍来报,这次,却是国师来见。

        不多时,一位做僧人打扮的中年人快步进来,双手合十,“皇上,臣女有罪!”

        “国师,”段正淳从御案后转出来,“万勿自责,”

        …………

        段正淳君臣在御书房商议的时候,宫城之内,已经喧嚣起来。

        皇后高升洁,连冠都未戴,就大步往东宫赶,身后,大批的宫女内侍,一路辛苦的小跑着。

        一行人所过之处,无论内侍或是宫女,都低着头、躬着腰、踮着脚、靠墙站着,一个个无不噤若寒蝉,唯恐自己出气声粗了一点。

        甚至连草丛中的那些虫子,一时都安静了下来。

        “让人把城所有的名医,马上叫进宫,”眼睛有些红的高升洁快速说道,“还有,让……”

        她咬了一下牙,“让泰明把国师府围了,如若……我要他阖府上下,一个都不能走脱!”

        她身后马上又分出几人,匆匆低头离开。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多说一句话,就连她最亲近的贴身女官高观音静也不例外。

        但此时,就在他们经过的重重深宫中,也有几处,在珠帘和帷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