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不是科学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四十九章 初次拜访(二)(1/2)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客厅安静无比,只剩下许文华翻阅文件时候,纸张的‘沙沙’声。

        在拜访之前,李逸让韦德对许文华教授正在研究的项目进行调查,获悉他的研究项目,急需同步辐射工艺的创新式援助,这份技术论文恰恰满足他的需求,是一个极佳的诱饵。

        诱饵已经抛下,他正在享用,现在只需要,耐心等待鱼儿上钩。

        李逸面带微笑,默默等着。

        果不其然,两个多小时过去,许文华教授看完整篇论文,老脸涨红,混身激动了起来。

        “这篇论文是谁写的?羊城研究所得陈伯森教授,还是刘培强教授?”许文华教授看着李逸,迫不及待地追问。

        “许教授,这是我个人著写的论文,跟其他人无关。”李逸笑了笑,回应道。

        “这不可能,就你?”许文华教授瞪着李逸,不待思索地质疑道。

        “教授,以貌取人可不是个好习惯,为什么不能是我?”李逸微微一笑,毫不客气地反驳。

        “不可能的事,不是我小看你,这个领域没钻研个十年半载,不可能做出这个层次的论文,快说吧!这篇论文的作者到底是谁?”许文华瞪着李逸,一口咬定道。

        “许教授,你确定自己将这篇论文看仔细了?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信息,遮掩了它真正的核心。”李逸微微一笑,自信地看着许文华教授,提醒道。

        闻言,许文华教授微微一怔,随即想起了什么,翻开论文快速浏览起来。

        不一会儿,许文华教授脸色微微一变,仔细这么一看,还真让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这……。”许文华教授眼瞳一缩,脸上略带迟疑,有些不敢相信。

        “许教授,您发现这篇论文的重点了吧,论文的重心不是讲解同步辐射技术,而是,同步辐射的计算模型,一个可以完美演绎‘同步辐射’的数学模型,采用这套模型,将能大量简化材料科学的研究,大大推动未来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家,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发现。”李逸一脸笑容地看许文华教授,讲解道。

        听李逸这么一解释,许文华教授点头不已,深以为然。

        该论文设计了基于探针梯度分解的偏相干模型算法,显著减少了同步辐射光源成像实验中,相干光通量以及曝光稳定性对相干衍射成像的限制,与现有研究需要多达十多个探针函数不同,该论文提出的模型只需要三个基于梯度的分解函数模型,简单有效,该模型建立的数学软件能够在更强的光束下更快速地采集数据,有助于实现纳米尺度样本的实时、全分辨率成像,……,等等。

        这篇论文描述的同步辐射应用技术,反而不如这个数学模型来的更重要。

        这篇论文完全就是披着同步辐射的皮,最终的主旨还是描述这个数学模型的思路,利用新的思路,解决材料中研发遇到的问题。

        “这个模型真是你创作的?”许文华教授不淡定地看着李逸,将信将疑地问。

        “当然!”李逸微微一笑,自信地道。

        听到李逸‘超自信’的答复,许文华教授嘴角一扯,低头看着手里的论文,不解地道“要写这篇论文所需的知识含量不低啊!我实在无法相信。”

        “是的,论文阐述的图像处理需要运用到微分,积分方程高精度算法、数值仿真、控制论、稀疏优化算法,……,等等,饱含了数学领域诸多数学算法。”李逸坦然一笑,解释道。

        李逸讲述的计算机算法,几乎是整篇论文的精华,许文华教授刚看过这篇论文,心里还热乎着呢!

        许文华眼睛放光,惊疑不定地看着李逸“这学数学知识谁教你的,你的老师是谁?”

        “教授,这些知识大多都是我自学的知识。”李逸笑了笑,回复道。

        “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