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门弃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 失魂(1/2)
        陶然忍着恶心,拼尽了全力,抬手抽出男子头上小冠中的云头冠发簪,把簪子尖直插向男子头顶上的穴位。

        陶然记得家里那本医书里写,在百寸穴和上星穴之间,有一处穴位名唤天应,书上的注解为天应着力令识晕。

        后来,陶然在药铺里帮坐堂郎中照顾病人时,抽空问过几位郎中,没人听说过天应穴。但是陶然相信这本医书。因为程墨早就说过,这本医书是难得的古籍。

        虽不是第一次找人穴位,但是因为吃了迷药,陶然的手还是打着颤。又是担心男子唤下人进来,她手上的簪子落在天应穴时力道并不大。

        “你……”

        男子没想到陶然会忽然出手,因离得近,他想躲开已然来不及了。

        陶然一见没扎晕男子,心下大急,她再一次较力,簪子扎入天应穴。

        眼前的男子翻着白眼倒在陶然的身上。

        陶然手上的簪子一滑,落在男子的背上,她的眼泪也随之落了下来。

        陶然躺在床上深深的吸口气,缓了好一会儿才勉强推开倒在她身上的男子。

        陶然整理过了衣衫,踉跄的下了床。她并不敢下楼,而是跑向后窗去。

        后窗临近一条窄巷,从小楼上看,窄巷不远处就是巷口。

        如果是能下了楼,陶然才算离开了这座地狱。

        陶然转回身,从床上扯过了桃红色的绣帏,用牙咬撕开,又打成了结,一段段的系好,这头系在床柱上,那头甩在窗外。

        陶然再不敢耽误,生怕下人会突然上楼来。

        她顺着自己所系的绳子,从二楼后窗爬出小楼,小心翼翼的一点点爬下那绳子退至楼下。她再翻了院墙出去,终于逃离了那处魔窟。

        陶然并不敢回家,她一路只捡小巷子走,一直跑到了县郊的土地庙。

        县郊的土地庙早已荒废了,周围被种上庄稼。陶然蜷缩在土地庙的墙边时,才终于敢哭。

        一日一夜里,陶然饿了就掰了周围玉米地里的玉米吃,渴了趁天黑去小河边喝水。

        陶然清楚,小楼里她伤的男子定然是非富即贵的人物,她跑了,他们一定会找王氏要人。

        陶然咬着唇。

        家是不能回了,她唯有离开这里,走得远远的!

        只是……

        陶然靠在土地庙的墙上,轻拭了鼻尖上的汗珠儿,眸色黯淡起来。

        出门时,她只当是和王氏赶集,家里的东西都不曾带出来。别的犹可,只是那本医书还藏在灶房下的瓦罐里。她走了倒是容易,医书定然会被王氏扔掉。

        想到这里,陶然就心疼起来。

        当年,她和程墨说好了的,那本书是她向程墨借的。借人之物,岂有弄丢的道理?

        陶然站起身来,挽起了宽松的裤角。

        偷出那本医书就离开这里,再不回来,哪怕在外面乞讨!

        数着算着日子,终于挨过了三日。

        陶然猜想王氏和那男子那边都该安定下来。

        瞧着日头西坠,明月高悬,陶然离开土地庙,悄悄的潜回家。

        她是从后院的篱笆钻进家里的小院。

        陶然并不敢先进灶房,她蹲在房后仔细听着房里的动静。

        王氏那独特的鼾声从屋里传了出来。

        陶然有些犹豫,不敢贸然行动。

        她一动不动的蹲了好一会儿,房里再没有别的声响,陶然才敢猫着腰推开了灶房的门。

        她立在灶房中央,不用点灯也知道灶房哪里有桌、哪里有椅、哪里是柴垛、哪里是碗架。

        从前,在许多个委屈的夜晚,陶然在黑暗里不知道把灶房看了多少遍。今日再看,陶然心里涌起了莫名的伤感。

        她深吸口气,朝自己睡的木床那里走去。摸到了木床旁,陶然弯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