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念念清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八章 缓兵之计(1/2)
        喊我的人便是卢浩。

        果真是他!我还曾心存侥幸,万一重山打听错了呢,现在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三年过去了,他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手里头象征性地还是那把折扇,高高的昂着头,怕别人不知道他身份尊贵一般。

        他颇自豪得意地朝我晃过来,嘴角勾起轻浮的笑。

        “阁下是?”

        我装作不认识他。

        “弟妹,这是京城来的卢大人,邓大人的干儿子!”

        赵丕抢先哈腰迎上去。

        我强压心中的鄙夷和怒气,微微拜道,“民妇见过大人。”

        卢浩抬头,朝阳光眯了一下眼睛,拿扇子往头上轻轻拍了几拍,“哦!差点忘了,我应该叫你,赵夫人!”

        卢浩上前一步,殷勤道,“自咸阳一别,我与夫人数年未见,想不到夫人转眼就把我忘了,真叫我伤心啊。”

        我便退了一步,“恕民妇愚钝,咸阳旧事,大多记不得了。”

        卢浩呵呵道,“夫人还是这么心直口快,卢某记忆犹新。”

        这个人并不是一般的酒囊饭袋,肚子里还是有点才学的,尤其是写得一手好字,加上攀附上邓高,就有许多机会在陛下面前露脸,颇得陛下赏识。

        小人得志,声称要仿《兰亭序》,竟指名道姓要父亲去给他研墨,父亲那般清高哪里肯呢,不去又怕落下口舌,惹陛下厌弃。我一气之下,便冲到卢浩家里,把他狠狠奚落了一顿,替父亲出了一口恶气,那墨自然也是没有研成的。

        我依稀记得当时卢浩的脸红得像猪肝,自己先摔门而去了!

        听他说了刚才这话,我才恍然大悟,他此番来沛县,不应只是送文书而已,不然怎么一落脚,就把清愁她们给绑了,他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想必对那件事始终怀恨在心,想趁此报复我吧!

        大概是看了赵丕呈上的秀女名单,才知晓我们一家正藏身沛县。

        年少轻狂,逞一时口舌之快,不曾想给现在埋下了祸根。

        我暗自懊恼,不得不低头,道,“大人见谅。”

        卢浩并不罢休,立马摆出了嚣张的模样。

        “我记得夫人当年说过这样一句话,说卢某不配做一个读书人,玷污了读书人的名声。”

        “夫人说这话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当然,您是堂堂太子太傅的千金,我只不过是十年苦读的寒门士子,您可以嘲讽我,辱骂我,看不起我,谁让我自己没有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爹呢!”

        他声音高亢,情绪激动,手舞足蹈,尽情发泄心中的愤懑,好像他就是专门逮着我要一口气把他当年受的羞辱全部声讨回来。

        这下把赵丕唬得呆若木鸡,时不时拿眼睛觑着我,他大概还不知道我和卢浩之间有这个深仇大恨。

        我的心里冷哼了一句,“你的干爹也不差啊。”却只是随他骂去,并不还嘴。

        卢浩忽仰天大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天还是公平的!”他拿扇子向上指着,在我耳边张狂道,“你们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就是太自视清高,太不识时务!你凭什么瞧不起我?!”

        卢浩咄咄逼人,令我一时又没有忍得住,一边点头一边冷不防回道,“不知大人十年寒窗,读的都是什么书?”

        “什么意思?”卢浩不悦。

        “民妇只是好奇,究竟是什么书会教一个人背典忘祖,欺君罔上,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乔清华!”卢浩恼羞成怒,冲我大吼,“你还敢大言不惭!”

        我立马作惊吓状,“大人误会了,民妇不敢!”

        他就是想看我出丑,我便陪他演一场也罢。

        我作势哀求道,“民妇在这穷乡僻壤待得久了,一直苦于没有飞黄腾达的路子,如今见了大人,茅塞顿开,想请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