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有把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七章 骑虎(1/4)
        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大西天命元年,正月初三。

        西京。

        秦王府承运殿。

        大顺皇帝李自成高高坐在龙椅之上,睥睨众生。

        承运殿上,群臣侧立。

        牛金星,宋献策,窦志忠,刘宗敏、李过、刘芳亮,张鼐,李岩·······

        跟随李自成征战多年的心腹重臣此刻皆手执笏板,北面侍立。

        众人站位颇有些凌乱。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身为内阁首辅,竟然站在大顺制将军李过身后,义侯张鼐竟然与河南节度使李岩同列。

        不过此时大顺尚处草创之际,百废待举,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龙椅之上的李自成神色淡然,不忧不喜。

        此时的李自成心头称帝建号之初的狂喜早已渐渐褪去,这两日,这位大顺开国皇帝被各种琐事烦扰,便是他如何精明强干,也有些吃不消了。

        祭祖,册封,祭祀天地,拜谒太庙,加封九锡········

        在李自成看来,这些琐碎而必要的仪式能省则省,根本不必大费周章,李自成手下大将们也反感大顺朝的各种繁文缛节,只希望身边一切都像他们过去流寇生涯简单明了,那就是。

        杀光,抢光,烧光。

        李自成手下只有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和他的死党宋献策认为帝王无小事,他们坚持只要是能在儒家经典中能找到的礼节,一件也不能少,必须严格照办。

        经过几次枯燥无聊争辩后,闯王李自成最终选择屈服,在儒生和神棍的安排下,完成登基大典以及之后的各种繁文缛节。

        凡此种种,对驿卒出身的李自成来说,不吝是人身折磨。

        闯王最后选择屈服,毋宁说是受不了牛金星宋献策轮番纠缠(尤其是宋献策,此人张口就是童谣谶语,完是个神棍),不如说是流民起义领袖在向陕西士大夫们示好。

        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占领西安后遇到的重重困阻,让闯王李自成无师自通,与他的前辈汉高祖刘邦英雄所见略同:

        打江山时武人可以胡作非为,坐江山可是要靠那些读书人的。

        然而闯王和他的偶像相距甚远,恐怕也没有太多可比性。

        李自成只是银川铤而走险的驿卒,而刘邦,则是沛公,是黑白通吃呼风唤雨的亭长。

        两人身边的团队也不可同日而语。

        刘邦有陈平张良韩信萧何樊哙,而李自成,撇开武人不说,文臣好像就只有这个好大喜功的牛金星,呃,他是个举人。

        两天前,也就是正月初一,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登基称帝。建元永昌,改内阁为天佑阁,新政权大顺定都西安,西安这个命名超过两百年的城市被改成了西京,从西京这个充满地理想象的名字可以看出闯王的野心,他是想像自己的敌人——大明王朝——那样建立两京制。

        然而恐怕也只是想想而已。

        随着麾下军队数量的急剧膨胀,所有人都在张口向闯王要钱,李自成已经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崇祯十六年十月,李闯军围攻西安,明军稍战即降,李闯军进占西安。

        进城之后闯王便意识到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了。

        首先是西安城墙年久失修,驰道荒废,而在陕西东边,大明王朝的宣大精兵正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从东边打过来,把李自成他们赶回商洛大山里吃草,至少在李闯看来是这样的。

        其次,北边的新兴满清也是巨大威胁,多尔衮前几日派使者来到西京,商议和李闯军一起攻打大明。使者回去后,李自成忧心忡忡,既然建奴有能力攻打北京,当然也有能力攻打陕西。

        西安城壕年久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