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有把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 君臣(1/4)
        皇宫钟楼,锦衣卫南镇抚司李若琏赤·裸上身,奋力击鼓,雄浑鼓声传遍皇宫内外,久久回荡不绝。

        九门守卫兵士听见鼓声,只是朝紫禁城方向投去懒散目光,九门兵士已经被欠薪数月,京师物价腾高,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食不果腹。所以即便此时皇极殿起火,这些人也只会袖手旁观。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在空荡荡的皇极殿大殿中,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高高坐在龙椅上,等待着他的臣子,等待着眼前大殿里缺失的那些“国之栋梁”们来给他做新年朝贺。

        陪在皇帝身边的,只有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朱由检木然望向大殿门口,他昨夜一宿未眠,早上又没有吃饭,神志有些恍惚。

        他仿佛看到自己吊死煤山的那一幕,那颗歪脖子槐树枝丫上,勒紧大明皇帝脖子的绳索吱吱呀呀,最后一刻还陪在朱由检身边的,只有太监王承恩。

        崇祯等了足足半个时辰,还是没有一位文官,没有一名武将赶来大殿朝贺。

        “这些挨千刀的!真是越来越混账了!”

        王承恩双手从炭炉上面移开,瞪着面前那堆若隐若现的炭火,咬牙切齿道。

        崇祯没有太监表现的那般愤怒,只是微微叹息,从意识到自己穿越明思宗的那一刻起,他便很清楚,自己已然身处地狱。

        只是没有想到,明末皇权衰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如果连京师文臣武将都震慑不住,京畿之外那些羽翼渐丰的军阀如左良玉之流岂不更加猖狂。

        见崇祯阴脸色阴沉良久无语,王承恩试探问道:

        “主子千万不要和那些狼心狗肺的东西置气,伤了龙体可不值当,要不,要不先去拜谒太庙,等拜了太庙再回来朝贺?”

        作为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作为和信王一起长大的玩伴,王承恩对朱由检的脾气秉性了若指掌,知道皇帝生气是假,现在只要给他一个台阶下就好。

        此刻,王承恩虽然不出什么文官势大皇权衰落之类的政治学话语,然而京师态势各方力量对比,他却是十分了然的。

        当今皇帝比不上明太祖,也远不及明成祖,王承恩也不是魏忠贤王振。

        李若琏年轻气盛,张口说要剥人皮,话说难听点,眼下这态势,谁剥谁的皮还是个问题。

        所以王承恩现在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和稀泥,平息皇帝的怨气而已。

        原本以为崇祯皇帝听自己这么说,必然顺水推舟,答应先去拜谒太庙——实际上,原本历史上朱由检就是这么做的。

        然而今天,被穿越者附身的大明皇帝决意改变历史。

        历史注定会将不同。

        “群臣不来,今日就不去拜谒太庙,朕就在这里等,等他们来!一个也不能少!”

        崇祯皇帝神色平静对王承恩道,然而这种平静之下的威怒让太监心惊胆寒。

        “皇上,莫怪奴婢多言,大臣缺朝也不是一两天了,去年今日不也是。。。。。。”

        司礼监太监所言不假,自万历年间开始,原本旬日一次的早朝彻底荒废,到崇祯继位时,经常发生皇帝坐等大臣早朝的情景。

        崇祯十六年元旦也就是去年今日,前来皇极殿给皇帝朝贺的竟然只有两名勋贵!

        王承恩还要说什么,忽然瞥见皇上眼角闪过一抹凶狠之色,那是他从不曾见过的神色。

        王承恩感觉自己像被巨蟒盯住一般,身僵住,竟然动弹不得。

        “你说的那是从前,现在不同了!”

        正在说话之间,大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抬头看时,李若琏拽着碎步走进来了。

        见殿中还是空荡荡的,锦衣卫脸色顿变,正要发怒,这时殿外跌跌撞撞跑进个侍卫,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