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风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百五十七章 工业革命的号角(2/3)
往城外的内府研究院。

        马背上的赵栩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这段时间的修养让他原本健壮的腹肌逐渐变成了肚腩。原本被晒的古铜色的皮肤也逐渐向着变白方向发展。和平安宁的生活的确是消磨身体和意志的杀猪刀。

        当初赵栩之所以要亲自上战场,一方面是满足自己马踏天下的意愿。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能打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来。毕竟在冷兵器时代里,皇帝亲自上阵对士气的影响力是空前的。

        而到了现在,外部环境已经平稳下来,赵栩也没有了再外出的必要。相反,随着国家面积的不断增加,需要由他处理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长期在外作战奔波,对赵栩来说已经是不合适的事情了。

        毕竟赵栩可不是西楚霸王那样除了骑马打仗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位于汴梁城外的内府研究院,算是这个时代的科技前沿阵地。是整个世界科技技术最为发达的地方。

        这次赵栩过来是为了观看这里最重要的科技成果,蒸汽机。

        许多人都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是织布机,这个说法不能说是错的,可却是说偏了。因为无聊是飞梭还是珍妮纺织机的基础都是在与蒸汽机。

        无聊是在纺织业还是在采煤,冶金等行业里。工业化的标志就是机器取代人力生产,而这些机器的动力来源就是蒸汽机。

        有了蒸汽机,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就有了出现的可能。现在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才能横渡的太平洋将会被大大缩短。

        有了蒸汽机,蒸汽机车就将出现取代马匹成为真正的工业运输力量,让动辄千里万里的交通运输进入蒸汽动力的时代。

        有了蒸汽机,大机器生产才能真正意义上取代小农经济标志的手工业,这才是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

        赵栩一直在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投入的钱根本就没有数字,因为他开出的指示就是要多少给多少。从全国各地收拢来的对发明创造有喜好的人都被集中在了这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将那些浑水摸鱼的,确实没有什么能力可言的淘汰掉。剩下来的这些,就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科学家。

        这其中赵栩可没少出力。他将自己前世学到的知识想方设法的记录下来,整理之后一点点的教授给这些人。这种做法大致就等于是掌握了星际旅行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为地球人做科普差不多。

        钢铁,煤炭,石油全都不缺。又有了科技树的支持,一切的一切都变得自然起来。

        “不错,很不错。你们做的好。”看到眼前这台简陋到了极致的蒸汽机,赵栩不但没有丝毫的不满,反倒是连连赞赏。

        所谓蒸汽机就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而蒸汽机最核心的部件就是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

        这个锅炉可以使用木头,煤,石油或天然气甚至可燃垃圾作为热源。通过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从而带动机器的运转。

        至于说在这个时代的大宋有没有可能做出蒸汽机这种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将大宋的科技能力看的太差劲。因为历史上早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古希腊的数学家希罗就已经发明了蒸汽机的原形,汽转球。

        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都能做出原型机来,没理由一千多年后,科技文化都是世界第一等的大宋做不出来。

        赵栩眼前的这台蒸汽机体积很大,跟个小房子似的。巨大的锅炉用来烧煤动力,驱动由皮带链接的动力装置,就是传动杆。而其最终的动力传导就是螺旋桨。

        没错的,这台蒸汽机实际上并不是为纺织厂煤矿什么的开发,而是为了蒸汽动力的船只开发。

        大宋现在有了理论上比本土面积还要大的殖民地,可漫长的航海周期却是让本土对海外领地的控制力度非常低。大宋的帆船航速只有几节,哪怕是加上了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