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七 朱老抠儿(2/2)
,但却要让儿孙记得朱家曾经所受的苦难。每有皇子成年,要去封地就藩之前,必须回中都凤阳祭祖。

        每到此时,他便会郑重告诫,皇子回乡祭祖,轻车随简不得张扬。所用衣物,务必简朴。

        成年皇子们穿着粗布衣裳,麻绳草鞋,沿路吃着粗鄙的饭食,忆苦思甜追忆先祖之苦。体察民情,感念创业不易。

        他这样一位,在历史上颇多负面记载的帝王,但是在教育子女的苦心和方法上,却远超许多被后世那些专家学者赞颂的明君。

        “好,好孩子!你说的对!”朱元璋大笑道。

        “皇爷爷,等过些天,孙儿帮着您去伺候您的那些庄稼!”朱雄英再次笑道。

        古往今来在皇宫里种地的皇帝,大概也就只有朱元璋了。御花园边上,有着一亩三分地。本是种植奇珍异草,供皇帝皇后观赏。

        但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却亲自带着皇后还有太子,把它开垦成了土地。并且亲自在田地中栽种庄稼,施肥驱虫,灌溉除草,仿若寻常农汉一般。

        “好,就怕你到时候喊累!”朱元璋笑得畅快,“大孙,你可知,为何要说伺候庄稼吗?”

        “您说过,粮食是穷人的命!”朱雄英回道。

        “粮食,对咱中华百姓来说,不但是命,还是养育咱们的父母!你想想,它好好的长在地里,却要被咱们收割打磨,吃进肚子里去。这是不是和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以它身养咱们的身?”

        爷俩欢快的说着,正好遇到一个门槛,朱元璋迈步过去,大手用力一提溜。

        朱雄英双脚离地,直接从门槛上跃了过去。

        这道门槛之后,就是紫禁城的西宫。

        爷俩刚过去,就见前面,数十个满身汗水的工匠,在金吾卫虎视眈眈的目光下,站在宫殿外侧搭建的竹排上劳作着。

        “伙计们加把劲儿呀,嘿呦嘿!”

        工匠们鼓劲儿的号子声,陡然而起。

        拉着朱雄英的朱元璋,大笑的跟着大声唱了起来,“后边的别偷懒呀,嘿呦嘿!”

        “咱们都加把劲儿呀,嘿呦嘿!”

        “晚上吃肥肉呀,心里美!”

        堂堂一代开国雄主,跟着工匠们的号子,惬意的唱着。

        “他就是这样的帝王,一个从不掩饰自己出身卑微,甚至以卑微为荣,眼里不不揉沙子,快意恩仇的男子汉!”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心中暗道。

        然后,抬头看看躲进云层之中的太阳,心中继续道,“老天爷,感谢你,让我成为洪武皇帝的孙子!感谢你,让我重生在大明!”

        号子终了,朱元璋回头,看看太子朱标,指着那些工匠,闷声道,“这又是干啥?”

        “父皇!”朱标躬身道,“儿臣见宫里这些地方柱子和墙壁上的红漆都脱落了,所以让光禄寺派人修葺一番!”

        “你净弄这些花钱的事?”朱元璋皱眉道,“不过是掉了些漆,弄这么大场面干啥?”说着,继续朝前走说道,“咱总和你说,要知道民生艰难。当初盖这个紫禁城,花了好几百万贯。”

        说到此处,挺身回头,“那可是好几百万贯啊!咱一个人,睡觉只需三尺宽,建这宫殿不是白花钱吗?”

        “一家百姓几个壮劳力,拼死干一年都见不到几个铜钱,咱一花就是几百万?臣子们说是啥天朝气象,咱说不过也就认了。可现在不过是柱子上掉了些漆,你看看,你弄这一场,又得花多少?”

        “日子没有这么过的,这不败家吗?掉漆了能咋,能掉块肉?”

        “皇宫这么大,今儿这边补,明儿那边修,得花多少钱?有这钱干啥不好,花在这个上头?”

        “你个败家的东西,没过过穷日子,就不知道钱来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