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荒天之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番外:困佛绳(1/2)
        后周显德二年五月的夏天

        东京开封

        这几日,开封的天气复明复阴,似要布一场夏雨,又好似要被赤阳晒透,反复不定的天气,回映在汴河上,那波澜不惊的河面,沾染着些许泥尘,运向远方。

        开封宫内,听不到那清脆而有力的河运声,因为距离的太远。

        便像众臣内的许多人,看不清柴荣的雄心壮志,一味劝阻柴荣不要灭佛。

        ……

        此刻,在后世庙号世宗的后周皇帝,柴荣,正坐在略显朴素的案前,仔仔细细的翻看自己手中三尺长之竹牍。

        在看到了那一句“漏网背军之辈,苟剃削以逃刑;行奸为盗之徒,托住持而隐恶。”时,柴荣的手狠狠地攥了一把。

        那眸中的光,荡漾开来。

        柴荣还记得,自己继位初曾问左谏议大夫王朴“朕当得几年?”王朴他严肃而恭敬的答道:“臣寡陋无知,用我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

        柴荣在那时便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为了这个理想,柴荣继位初期,便亲征来犯的北汉,大败北汉于高平,斩杀贼将张元徽。并斩杀樊爱能、何徽等七十多名临阵脱逃的将士,同时重赏了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等有功将领。

        当初班师回朝,柴荣深感将帅之才不足,能战之兵太寡,因此下令招纳天下兵将。

        谁知,各地皆有反应,说“寺夺民居,地荒无收。人遁浮屠,兵征无列。”

        那时,柴荣便胸有气愤。

        天下需一统,人民需安定,佛家本是教化之道,结果,竟让堂堂国家,无粮供军,无兵充军!财富不入国库,尽在佛像之身?!

        南边的边陲南唐、吴越、南平、蜀国等小国待平,北方的辽国待征,幽云十六州也待收复,这些都要钱粮军马,偏偏粮、钱、人皆在佛寺中!

        成何道理?!

        成何体统?!

        想到这里,柴荣冷笑道“佛耶?道耶?于国有利,才堪称教!今朕当自亲毁佛陀金身,入那地狱又何妨?!”

        一把甩下竹牍,离案起身,傲然行出宫殿

        ……

        五月,甲戌,有诏:

        “释氏贞宗,圣人妙道……继有锱徒犯法,盖无科禁,遂至尤违,私度僧尼,日增猥杂……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抑停废……一切取便。”

        这一道诏令,直震得天下僧尼惶恐,佛家震荡,就连朝堂之上,也有不少的动荡……

        开封府内,柴荣阅卷批奏,认真的看着各部门大臣送上来的奏折。

        这时一名老太监悄声行进并袒露出自己的气息来到柴荣身前“陛下……”

        柴荣点了点头“曰。”

        老太监躬身点头“平章卫卫长求见。”

        柴荣抬起头,吩咐道“让他进来。”

        老太监点头躬身退了出去。

        不久,一个高体精练的男子身穿素服独自走了上来。直接向柴荣行礼道“陛下!”

        柴荣点了点头“如何?”

        男子微微摇头“各个无敕额的寺庙在我们平章卫以及地方官吏的督促下,很快便停废了。只是……”

        柴荣微微皱眉“只是什么?

        “只是那些有敕额的寺庙都不愿意捐出法器、灵石灵玉和一众丹药粮草等。甚至一些连藏在寺院内不合规的僧尼都不愿令之还俗。”

        柴荣顿时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骂道“北魏太武帝讨伐盖吴归国,大骂长安佛寺藏污纳垢。——过了这么多朝代!这浮屠还是没变!他不愿意,他不愿意就可以了?”

        说至动情处,起身傲立,挺胸挥指,目有雷光,大有玉山将崩之势:“国家之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