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覆清179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百一十一章 萨摩藩与琉球(1/5)
        蔡牵的东海第一舰队和朱渥的东海第二舰队汇合后,当即便整合了各自得到的资料,不同于蔡牵是由军情局打探而来的消息,朱渥得到的消息则是从沿途俘虏的日本人口中得来的,相对来说更清晰明了一些。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明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国力日益衰落。而日本则随着丰臣秀吉统一大业的完成逐渐崛起。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开始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由明王朝构筑的传统东亚国际秩序受到日本的挑战。

        日本为在东亚国际新秩序的构筑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方面不断强化本国的公权力,一方面积极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丰臣秀吉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于万历年间发动了两次对明朝附属国——朝鲜的侵略战争,但是均以失败告终。

        收拾过无数县长的丰臣秀吉倾尽全国之力,结果连明朝的一根小指头都扳不动,最终含恨而去。

        丰臣秀吉死后,  德川家康夺得政权,  日本将战略重点转移到明王朝海防力量薄弱的琉球群岛。

        尽管老板风水轮流转,割据一方的地头蛇依然是地头蛇。

        这句话很适用于盘踞鹿儿岛的萨摩藩岛津家族。

        萨摩藩在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一直是个奇葩般的存在,  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磨砺出彪悍的民风,优越的地理位置,临近当时日本对外交流的唯一窗口——长崎,又使当地极早沐浴到西方先进文明的春风,导致历代藩主思想异常开明。

        历代藩主的开明使得萨摩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为后来明治维新的成功了人才储备。

        如果说,教育决定萨摩藩的上限,那么其糟糕的自然条件则决定了萨摩藩的下限。

        要指望从地里刨食是不可能的,于是历代藩主都以打劫为生,正是看着岛津家在九州岛过于膨胀,丰臣秀吉直接撸起袖子发出真香警告。

        岛津家的实力在九州岛上可以算大哥大,但在丰臣秀吉面前,完全是弟中弟,然后岛津县长被丰臣秀吉摆平。

        长年累月的征战把原本为数不多的家底给差不多耗没了,从此以后,萨摩藩不敢再逼逼奈奈。

        赔光老本的萨摩藩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首先要怎么补偿手底下一万三千名武士的工资,  总不可能叫他们辞掉编制,去打渔养活自己吧;其次,处于社会鄙视链最低端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还要继续履行纳税的义务,万一他们造反怎么办?

        总之,岛津家忧虑的根源就是两个字:没钱。

        直到江户幕府正式开张的年代,萨摩藩有人提出一个建议:去抢邻居琉球。

        岛津家顿时恍然大悟:淦!干了。

        琉球,位于九州岛南部,从隋朝起,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小迷弟,这个小迷老实归老实,就是战斗力太弱,连朝鲜棒子都不如。

        可正是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国家,却偏偏借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东风,利用其地理优势,成为中国、朝鲜、日本乃至葡萄牙等国的商务中介,狠狠捞了一票,有“万国津梁”的美称。

        琉球人对此感到无比自豪,为了对得起这个荣誉称号,  他们铸造了一口“万国津梁”钟,至今仍然保存得好好的。

        琉球,  犹如一个美若天仙却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女,无不刺激着萨摩强烈的兽欲。

        对于岛津家来说,抢琉球,不仅不会付出太惨重的代价,还能解决财政上的燃眉之急,可谓一箭双雕,稳赚不赔。

        1609年,日本萨摩藩发动了对明王朝另一个附属国——琉球王国的侵略战争。萨摩藩以强大的军事优势为背景,强迫琉球王国向日本纳贡称臣,割让领土,将琉球王国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

        于是,岛津家派遣大将桦山久高带兵三千余人,攻打琉球。

        萨摩兵们几乎个个都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