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代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十章 其惟天命呼?(1/2)
        同月,二十六日。

        亡燕吴王慕容垂聚众二十万,于邺城外重立燕国,改秦建元二十年为燕元年,立世子慕容宝为太子,封宗室功臣一十七人为王,三十七人为公。

        一时间,鲜卑、乌桓、丁零来投者不计其数,河北豪强尽数易帜。

        随即,慕容垂遣宗室子弟征讨四方,皆锐不可当,势力扩张速度,令人咋舌。

        二月月中,刘库仁率领雁门、上谷、代三郡精骑救援邺城,其部卒多不愿远行,部将慕容文趁机煽动叛乱,于夜间袭杀刘库仁。

        三天后,拓跋珪通过安插在独孤部的眼线得知了此事,心中不由喟叹“这世道做好人的代价太大了”。

        苻坚、刘库仁二人的遭遇,也算是为拓跋珪敲响了警钟。

        他坐在主座之上,面沉似水:“传令诸部首领、僮将以上将佐来我大帐议事”。

        “是!”帐外传来应诺声。

        片刻之后,一干将佐陆续进入大帐,分列两侧。

        良久,长孙部以外五部首领姗姗来迟,无形中诉说着他们的不满。

        月余以来,拓跋珪封锁军营,重编士卒,治以严厉军法,恩威并施,彻底掌控了这支五千人的力量,威望日盛,诸部首领明面上不敢反对,暗地里却是怨言甚多。

        对于部落内潜藏的暗流,拓跋珪自是心知肚明,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妥协是必须的。

        拓跋珪扫视一周,不露声色道:“明日,我将亲率大军征讨刘显,令诸部大人携老弱妇孺紧随我大军向北迁徙”。

        诸部首领闻言,脸上纷纷露出不悦表情,拓跋珪这种独断专权的行径,令他们毫无威信可言。

        叔孙普洛眉头轻皱,不由开口说道:“臣以为应当等冰雪消融之后再行迁徙,如今迁徙多有不易”。

        “老贼”拓跋珪腹诽一声,冷笑道:“叔孙大人,你当我在征求你的意见吗?你只需服从命令即可,至于去留,我自有决断”。

        “若有人不愿随军迁徙,我决不强求!”

        如今拓跋珪掌控五千骑,早已不似之前那般低声下气,他料定,叔孙普洛必定会屈服。

        叔孙普洛目光扫向其余四部首领,见几人一副噤若寒蝉的模样,心中不由悲哀起来。

        一月,仅仅一月,诸部首领的地位便从天堂跌落凡间,而他们的对手,只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少年。

        代国复兴,其惟天命呼?

        想到这里,叔孙普洛头晕目眩,身体一晃,摔倒在地。

        “叔孙大人可是身体有恙?”拓跋珪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叔孙普洛在侄儿叔孙建搀扶下起身,点点头回答道:“臣年老体衰,不能奉事,膝下二子皆顽劣之辈,不堪造就,愿奉部众千三百户”。

        拓跋珪不知叔孙普洛的心路历程,怀疑有诈,推辞道:“拓跋氏、叔孙氏本就是一家,何须如此生疏”。

        听到拓跋珪的话,叔孙普洛默默摇头,拓跋珪又推辞几句,见实在无用,才答应叔孙普洛的恳求。

        “尔等可还有异议?”

        “臣等无异议!”

        随即,拓跋珪有条不紊下达三条命令。

        “命长孙嵩、安同、叔孙普洛全权负责迁徙事宜”。

        “暂命燕凤为随军军师,参赞军事”。

        “长孙肥、穆崇统领将士,准备出征!”

        诸人见状纷纷告退。

        ……

        叔孙建甫一出帐,便见不远处叔父叔孙普洛负手而立,微风吹过,卷起叔孙普洛的发丝,露出他苍老的面庞。

        “叔父”叔孙建快步来到叔孙普洛身边,搀扶着他走向叔孙部大帐。

        叔孙建关切问道:“叔父为何如此颓丧?”

        “建儿,叔孙氏往后就靠你了”,叔孙普洛叹了口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