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清朝做盐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八三六章 结束or新的开始(1/3)
        复兴十年的阅兵,非常壮观,那爱华有些郁闷,他们装甲车部队没有能够参加。

        这个曾经在草原朝不保夕的小牧奴已经成为了战车部队重要的指挥官。

        没有战车的阅兵依然是非常的壮观。

        从新京夏宫前面经过的军队总数超过了五万人。

        另外还有巨大的飞艇从上空飞过。

        这给前来参观的群众以及外国友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包令看着头顶上铺天盖地的飞艇,心里五味杂陈。

        这些飞艇要是全部飞到伦敦的上空,那么绝对是一场灾难。

        欧罗巴人也在全力发展飞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无论是个头、安全性还是续航能力都比复兴军差的太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欧罗巴各国都开始习惯于模仿复兴军,追赶复兴军。

        复兴军的新东西只要一出来,他们就开始学习模仿。

        但是复兴军的技术更新得实在是太快了。

        这让各国本就已经有些紧张的财政更加的紧张。

        加上这几年,各国都在海军上你追我赶。

        大家都在制造更大更强的战舰。

        军备竞赛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即使你清除地知道它的危害,也不可能停下来。

        直到有一天,大家都坚持不下去了,那么就是拉出来打一架。

        将当初积存的军备全部消耗掉。

        复兴军重点研究院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十家。

        这十家研究院涉及了各个领域。大部分都有董书恒的参与。

        他们不光负责各自前沿领域的研究。

        还要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每一座研究院又是精英汇聚的书院。

        这里汇聚了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拥有最丰富的研究经费。

        这让复兴军在科技创新上一直遥遥领先。

        这次大阅兵的一幕幕被录制成电影,在整个共同体内部传播。

        董书恒的高大形象也铭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复兴十一年,33岁的董书恒完成了交接。

        不过他暂领总统的职务。

        魏玉祥当选总理,开始主持内阁的工作。

        随即董书恒迁到了位于金城的共主府办公。

        刚刚上任的魏玉祥大感轻松,似乎自己头上少了一座大山。

        心中的一些执政想法也可以大胆的施行。

        但是他的第一个挑战就来自董书恒。

        因为董书恒要对复兴银行进行改制。

        复兴银行改为共同体银行,负责整个共同体的货币体系。

        董书恒将这个银行的控制权以股权的形势分成若干份。

        由几个主要的国家和共主府掌握大头,剩下的分给那些小国。

        这个银行的董事会和股东会,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议事机构。

        而在此之前,这个银行是本土控制的。

        魏玉祥自然不想这样。但是他又怎么争夺得过代表大多数人的董书恒呢。

        紧接着董书恒又开始对书院和科研机构下手。

        他在金城、沪上、夏威夷和星加坡四地建设四所隶属于共主府的大书院。

        这四所书院面向整个共同体招生。

        在科研方面他成立了共主府下属的皇家研究院。

        能够经过选拔进入皇家研究院的院士,都能够获得董书恒册封的终身爵位。

        而且他们还能够得到董书恒名下近乎于天文数字的研究基金的支持。

        这一下就挖走了本土研究所大量的人。

        同时也制造了两个科技上的竞争对手,本土的研究所和皇家研究院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主要的两个科研对手。

        他们最后形成了两个科技发展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