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筑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22章 孙二娘的包子(1/3)
        第22章    孙二娘的包子

        因为这几日总是被人问来问去,徐知常和安宁的心情都不是太好。柔福帝姬受了惊吓,也被拦在皇宫里休养,这几日没再过来。

        俩人就商量着要把京师之地好好逛一逛。总不能让安宁来了一趟京师,却连京师有几个大门都不知道吧?所以此后几天,安宁就在徐知常的带领下四处闲逛。

        安宁这才真切知道,原来汴梁城不是自己看到的内外两重,而是外城、里城和宫城三重。

        里城经广济河与外城水运相通,周长二十里,南北各三门,东两各二门,共计十门,南面正中为朱雀门。赵佶就是在东北隅修建的艮岳,穷极巧妙,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斯。

        正南宣德门称御街,宽约二百步,中央官署多布设在两边御廊。此外又有砖石甃砌御沟两渠,尽植莲荷,近岸桃李梨杏芬芳。

        看着气派典雅,实际上此地夏天不但蚊虫多,水沟也是泛着恶臭,甚至比那些大臣们互喷的口水还要臭。

        冬天?空荡荡两百步的场所,会有多凄凉寒冷,想象一下就能脑补的。所以,尽管很多时候都是泥泞不堪,但是汴梁城的百姓更多还是喜欢外城。

        外城不但有人气,而且消费也便宜。

        外城亦名国城,城壕曰护龙河,是利用后周的都城外城加以展筑,周长五十余里。其中南三门,北四门,西三门,东二门,共计十二个城门。

        汴河从外城的西水门入城,再入内城水门,横穿宫城前州桥、相国寺桥。然后出内城水门,向东南而出外城的东水门。

        而西城的汴河所在,乃是京师漕粮的筹集地。昔日宋太宗就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全在此一渠水也。

        所以汴梁外城的西水门大街,各地商贾云集,最为热闹。

        二人在街上胡乱走动,哪怕安宁已经是十八九岁的少年,徐知常依然像个孩子似的给他买来很多小吃、零食。

        因为这些日子连续天色放晴,官府又在开始担心干旱的事情。一些乞雨的布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时需要就能请出法师找四海龙王商量借雨水若干的条件。

        总之在大宋,官府总是喜欢替天下的黎民操心。

        下雨了他们担心水涝,需要请道士做法退水。天晴了又害怕干旱,赶紧找和尚准备乞雨。

        因为各地的水旱灾情不一,所以每个地方上陈天庭的诉求也大不一样。

        最后连老天爷都被他们整晕了,爱谁谁,干脆就让大河溃堤了。

        人间百姓无力掺和天爷爷和官府的斗法,就只好蹲在一边看景寻乐子。每到官府安排乞雨,或退水作法时,京师百姓总是里外三层地围观叫好,沿街店铺生意红火的一塌糊涂。

        西水门入城的大街沿着河岸蜿蜒入城,两边的小吃店铺林立。对街一家小店,铺面旁一根竹竿挑着一面旗子,上书“孙二娘包子铺”,门前的笼屉堆叠老高。

        店主是个胖大魁梧的女子,披一身葱绿的生绢裙。脸上擦着厚厚的铅粉,妖艳艳的胭脂口红挤占了大半面容。

        果然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啊!”安宁慨叹。

        可能是和面久了,那胖的大女子觉得有些发热,干脆就敞开了半个胸脯,怀里波涛随着手上面团的揉搓不断翻滚。

        安宁忍不住挤在前面,探出脑袋看了一眼,为之咂舌不已。那女子瞄了安宁一眼,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俺家包子可是这西街上一绝。小道爷想要买几个尝尝可以,想要白吃却是不成的!”

        “切!”徐知常从安宁身后探出脑袋,“孙二娘,你鬼扯什么啊?老道甚时候白吃你啦?”

        “哎呦,原来是徐道长啊?”

        孙二娘顿时抛下手里的面团,眉开眼笑地赶了出来。一脸的柔和春光泛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