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五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9章 率军出征(2/3)


        不多时,子婴来到咸阳南门,将士和官员们已等候多时了。

        子婴看着那万余兵士们,弓弩兵、车兵、步兵、骑兵皆备。

        其中,骑兵士卒头戴圆形小帽,身穿交领右衽,双襟交掩于胸前的上衣,左压右,左侧的襟边垂直于胸的右侧,衣长齐膝,袖长达于手腕,窄袖口,腰束革带,领、襟、袖口都镶着彩色缘边,士兵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登短靴,总体来说,衣着跟胡服比较接近。

        要说跟胡服区别,胡服没有配甲衣,骑兵们则是甲衣与衣服糅和在一起。

        甲衣保护身体,士兵们肩无披膊装束,手无护甲遮掩,既保留了行动灵活,又具备了安全性能。

        每个骑兵侧边,都还有一匹无人乘坐的战马,马背上驮负着少量的物资用具。

        一名骑兵两匹马,是标准的配置。

        由于这段时代还没有马镫,骑兵必须双腿加紧马身,无法借力,要时刻保持身体平衡,难以再有余力手持冷兵器近距离作战。

        所以,这时候的骑兵,并不像马镫出现后那么强大的战斗力、冲击力,只能作为步兵的辅助,难以对步兵发动冲锋,在没有马镫情况下,要是骑兵手持近战兵器跟步兵作战,并无明显优势。

        最大优势在于机动性,可袭扰敌军,可远距离射箭,可配合步兵协同作战。

        这时期秦国骑兵,是以弓骑兵为主。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军骑射在诸国中最强,秦军在这方面并不逊色多少。

        秦军骑兵们,左边腰间插着铜剑,右边腰上挂着弓,后背挂着箭囊,箭囊里装满了箭支。

        骑兵中为首之人,年约三旬,体型魁梧,双目炯炯有神。

        他策马向前几步,拱手道“臣骆甲,率骑兵恭候我王!”

        骆甲声音宏亮,神态恭敬。

        子婴在登基即位当天,就专门抽时间,大体上翻阅过秦国主要军官档案,骆甲和李必皆属于骑兵,都是都尉级别。

        在原本历史上,两人在秦亡后归顺刘邦,刘邦组建骑兵时,灌婴为主将,骆甲李必为左右校尉,辅佐灌婴。

        子婴面向士卒和官员们,朗声说道“大秦危难,然我大秦君臣一心、将士一心,大秦定不会亡。今日,寡人亲率将士们出征,共御外敌。大秦必胜!”

        “大秦必胜!大秦必胜!”

        士兵和大臣们高呼口号,声音响彻千里。

        在几天前,外有作战惨败、内有赵高弄权,秦军军心不稳,士气低迷。

        从前天开始,子婴用雷霆手段铲除赵高,封赏作战立功之士,激励军心、民心,军心迅速凝聚起来。

        目前咸阳的秦军们,斗志昂扬,军心振奋。

        口号呼喊过之后,现场重归寂静。

        子婴下马,走到以尉缭为首的臣子们面前。

        “寡人出征后,有劳诸位爱卿了!”

        子婴说罢,向臣子们作揖。

        众臣们躬身作揖回应。

        随后,子婴重新上马,向骑兵们大声道“出发!”

        子婴、程开、骆甲、王元、王威,以及三千骑兵们,向西北方向而去。

        尉缭和众官员,目送秦王队伍离开视线范围,才解散回城。

        武关位于咸阳东南方向,距离约五百里,骑兵火速出发,估计需两天时间。

        马镫,在骑兵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没有马镫的时代,人坐在马背上,双腿必须夹着马身,没有马镫来借力和稳住身体,影响战斗力发挥。

        在出发后不久,子婴双腿就有疲惫之感,骑马还真是苦差事。他只能坚持着,为了挽救原本失败死亡的命运,就算再苦再累,他都有精神力量支撑着,跟死亡相比,这点累算得了什么。

        他不是没有想过把马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