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豪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四百九十三章:抗争到底(1/3)
        朱祁镇可以接受战死,甚至可以接受委曲求全,和亲岁币等等各种侮辱,羞辱。

        但是就投降二字,朱祁镇不可接受。

        自古以来投降的君王岂有善终,善安者。

        而且我大明怎可投降。

        虽然刘建已经表示,投降后会册封,会整编明军,之后也会让自己统领明军西征。

        听起来不错,可谁知道那刘建说的是真是假。

        而且就算刘建所言非虚,但那华汉国上下这么多人反对,这些人难道不会从中作梗,图谋不轨吗。

        就算这些没有,要是自己投降,不说更加没有面目去面见列祖列宗,那些明臣,明将,那些扶老携幼跟随,追随自己的勋贵,重臣,又当如何处之,他们不失望吗。

        还有那些豪强,豪绅,豪族们,难道不会对自己心怀叵测吗。

        亡国之君,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就这一点,朱祁镇根本没法接受。

        哀叹一声,朱祁镇下旨命郕王朱祁钰与孙太后,太子朱见深一起前往西安,会昌侯孙继宗,定国公徐显宗,成国公朱仪等勋贵也护送老弱妇孺一同前往。

        自己则留下与蒋贵,于谦,高谷,王骥等人留守洛阳,开封一代。

        京师则由内阁首辅曹鼐,次辅陈循等人坐镇。

        同时传旨南京,命魏国公徐俌带人前来洛阳,与自己汇合。

        一通圣旨下达。

        曹鼐,陈循,徐俌等人心中也是一阵哀吼。

        该来的总会来啊。

        但是众人并没有动身前往洛阳,只是派出自己家族子弟前往而已。

        众人已暗下决心,死守三京。

        毕竟这是大明都城,皇城。

        绝不可轻言放弃。

        而且大明到了这一地步,要是没有重臣殉国,岂不辱乎。

        更别说要是这个时候放弃两京三都。

        那大明马上就会奔溃。

        家族子弟前往,那是表忠心,留下,那是表决心。

        虽然朱祁镇并不是打算放弃两京,三都,而是留下重臣,大将留守。

        但是南京留守魏国公徐俌,京师内阁首辅曹鼐,次辅陈循都走了,南北六部九卿也走了。

        这岂不是告诉了众人,大明要放弃两京,三都了吗。

        所以众人决定,坚守到最后一刻。

        至于原本朱祁镇安排前往京师和南京接防的重臣和将领。

        则被众人打发前往了洛阳与朱祁镇汇合。

        如那京师留守,在山东表现优异,被破格加封为武靖伯的原梁国公赵德孙侄孙赵辅,还有那南京留守,同样因表现优异而被加封为定襄伯的原武定侯郭英之孙郭登。

        皆是如今大明后起之秀。

        还有留守重臣,勋臣,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王永和,修武伯沈荣,遂安伯陈埙,襄城伯李珍,平乡伯陈怀,泰宁侯陈瀛等等。

        这些大多都是大明顶柱。

        留下赴死毫无意义。

        自然也被曹鼐,陈循,邝埜,徐俌等人与自己家族子弟一起,打发前往开封与朱祁镇汇合去了。

        既然大明已无力回天。

        留下一些希望岂不是更好。

        至少以后还有翻身的机会。

        当然如今中原,需要做出决定,抉择的不仅仅是大明。

        还有叛军。

        虽然如今叛军与大明还处于相持阶段。

        但是相比于大明,叛军已无后退,退路可言。

        而且华汉国进兵闽浙,其中被打得最惨的就是各地的白莲教叛军。

        凡是白莲教徒或者信众。

        特别是那些顽固不化的分子和管理者一概格杀。

        其亲族以及那些一般信众则迁至南屿洲诸岛,大汉洋诸岛和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