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撞上更年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六章 宫中杨氏(求票求收藏)(1/2)
        刑场上,安禄山面对死亡吓的惊恐不已,但还没有吓傻,强烈的求生欲反而让他的大脑空前清醒!

        望着高台上那位身着锦绣官袍的大人物,安禄山心知普通的喊冤和求饶根本没有用,于是情急之下大叫一声“大人难道不想消灭奚族和契丹吗?那就不要打死我!”

        面对死刑,历史上一共有两位名人喊过话,而且成功脱险,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就是大唐开国名将李靖

        对于安禄山这么一句豪言壮语,换做一般官员估计只会笑笑不说话,然后下令继续行刑。

        可张守硅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有识人之明,而且对朝廷十分忠心,更加爱惜人才。

        安禄山的一句话,成功引起了张守硅的注意结果不但放了他,还收安禄山为义子,培养他为国建功。

        事实证明,张守硅没有看错人,安禄山从军之后鲜有败绩、屡立战功,把契丹和奚族收拾的服服帖帖,屁都不敢放出声

        只可惜世事难料,忠心耿耿的张守硅预见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引来千古污名不说,还将大唐推向了衰败的深渊。

        如果再给张守硅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估计他会亲自拿狼牙棒将安禄山砸成沫沫

        怎么说呢说到底只能怪幽州节度使张守硅太忠于职守了,一个相当于后世省级一把手的人物,非要亲自监督死刑结果就此改变了盛唐的命运。

        河东道蒲州刺史府;

        刺史李元忙里忙外,茶都没时间喝一口。

        皇帝李隆基刚出洛阳就下了第二道圣旨,让蒲州刺史悉心接待安禄山,不仅如此,皇上还决定五天后在蒲州举办一场盛大的国宴,为安禄山庆功。

        皇上要宴请边疆大将很正常,可是按照国宴规格的话从来没在蒲州办过呀

        唐代的州分上中下三等,蒲州属上州,地处洛阳与长安之间,是大唐诸多重地之一,可自开国以来就没接待过这样的皇驾,更没举办过国宴

        “节度使安大人请来了吗?”

        李元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问身边的家奴。

        那家奴也是忙碌的紧,满头大汗来不及擦,不过没等他回话,堂外就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李刺史,我已经来了。”

        话音落下,就见一个皮肤雪白、身形肥硕,体重不下三百斤的大胖子走了进来。

        “哎呀,节度使大人!快快请进!看茶!”

        李元几个箭步跨到安禄山身前,态度极其热情。

        安禄山一直面带微笑,看上去也十分随和,缓缓道

        “李刺史不必这么客气,因为我的缘故让蒲州上下忙翻了天,实在是惭愧啊!”

        李元一听连忙摆手道“节度使大人千万别说外道话,自我盛唐立国以来,蒲州就从没接过圣驾!这一次若不是沾了节度使大人的光,哪有机会一睹天颜、聆听圣训?全州百姓应该感谢节度使大人才对,哈哈!”

        “刺史大人太客气了!”

        客套话说的差不多了,安禄山开始进入正题,问道“不知李刺史唤我来是为何事?”

        李元见安禄山如此直接,也不再拐弯抹角,长吸一口气道“不瞒节度使大人,下官虽为刺史,但生平只见过一次圣上还有新晋贵妃娘娘,莫说性情喜好,连尊荣都不曾识得,如今身担接驾重任,唯恐中途出现差错

        本官深知圣上和贵妃娘娘对节度使大人信任有加,今天请大人来,正是讨办法来了还请不吝赐教”

        安禄山听罢又是一阵笑声,说道“李刺史倒也实在,既然刺史大人相信我,我便说说浅识也无妨。”

        李元一听大喜过望,忙道“洗耳恭听!”

        安禄山稍作沉思,道“圣上在位数十年,一生历尽炎凉也阅尽繁华,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身边从不缺少歌功颂德之辈。

        所以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