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缘的佛门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7章 回家(2/2)
鉴于三藏年纪尚小,随缘只是将经文诵念而出,让三藏背下来,然后做浅显的解释,浅尝辄止。

        随缘认为,对佛经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世上本无佛经,初时佛法为佛陀口授弟子,后经由弟子根据自己的理解著书立说,就成了佛经。

        这一点倒是与儒家十分相似,师父从来不留文字,一切都是弟子们整理所著。

        因此,这些佛经实际上是各个弟子对佛陀口述佛法的理解,并不全面。

        这有点类似于盲人摸象,不同的盲人摸到大象不同的部位,对大象有不同的描述,但他们都未见全貌,他们认知中的大象,都不是真正的大象。

        当然,后世之人修行佛法,已经无法得闻佛祖亲授,便只能尽量通过不同的经文拼凑在一起,一窥佛陀全貌。

        也因此,后世之僧伽对佛法的理解,各不相同,这也衍生出了佛教的多个教派。

        随缘只知道自己对佛法的理解,但他并不能保证他的理解是对的,他所理解的佛法就是真正的佛法,因此,他对三藏的教导,主要就是传授佛经,做浅显的解读,至于更深层次的理解,需要三藏长大后,自己慢慢体悟。

        师徒二人一路行一路教,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秋季,二人这才来到随缘的家乡。

        随缘的家乡是个小镇子,镇上的居民彼此相互认识,镇里来了外人,就好像动物园来了稀罕物种一样,备受瞩目。

        随缘师徒二人初到之时受到了全镇的围观,所到之处,人们纷纷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两个和尚,同时纷纷杂杂的想法涌入随缘脑海中。吵的随缘不胜其烦。

        三藏已经知道师父的神通,也知道师父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便绷着小脸,拉着随缘急匆匆地朝着镇外走去。却又被随缘拦住了。

        “无碍。师父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见一见师父的俗家父母的。”

        随缘摸了摸三藏毛茸茸的脑袋,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三藏头上已经重新冒出了头发茬,不光三藏,他自己的头上也长出了头发。

        在兰因寺的时候,一般是半个月就会清理一次头发,这次回来,忙着赶路,加上天耳通作怪,随缘就没有再找地方清理,此时师徒二人头上的头发都已经长了出来。

        三藏瘪了瘪嘴,向随缘递了个担忧的眼神,随缘安抚地笑了笑,领着三藏快步朝着镇子另一端走去。

        那里,是他记忆中的家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