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好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八章 太子家训(1/2)
        “不知孔师所指何事?”李承乾问道。

        没等孔颖达回答,李承乾已经拉着他往里走了,同时说道“不着急,不着急。孔师,咱们里面说,今日孤一定好好听孔师的教导。另外正好还有一件事情,孤要和孔师商量。”

        孔颖达听了这话之后,刚刚提起来的气便松了下来,跟着李承乾往里面走。

        进去之后,分宾主落座。

        李承乾笑着对遂安夫人说道“乳母,把孤的家训拿来。”

        听了这话之后,遂安夫人连忙走了出去。

        孔颖达一愣。

        这东宫什么时候有了一份家训?

        他不禁胡疑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也没绕弯子,直接解释道“孔师,这些日子孤想了想,觉得以前过于浑浑噩噩了,实在是做了一些不知所谓的事情,心中深感后悔。每日读书思过,心中颇有所感,就写了一些东西。”

        “原本是入不了行家法眼的,不过在孔师面前,孤也就不怕丢丑,今日正好拿来给孔师看看。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还希望孔师教导。”

        李承乾的态度摆得很低,这让孔颖达很满意。

        比起之前,太子真的有改观。难道说浪子回头了?

        孔颖达捋着胡子,不禁对太子写的东西期待了起来。

        如果太子真的回头了,那也是自己教化之功。

        好事啊!

        李承乾自然不会写什么家训。不会写,咱会抄啊。

        看人下菜碟,这一点李承乾在后世就学会了。

        像于志宁那样的,虽然说是读书人,但更多的则是官僚。

        反过来看孔颖达,这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而且还是孔子的后代。

        他们两个人对太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于志宁希望从太子的身上立到功劳,而孔颖达则是希望太子更加地信奉他们家的学说。对付这两人,不能用一样的办法。

        李承乾为了对付孔颖达,直接就抄了一份《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仅五百二十四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

        把这样的东西拿出来给孔颖达,自然能够戳到他的那个点。

        为了表达正式,李承乾抄写《朱子家训》的时候,用的都是竹简。

        很快遂安夫人就将竹简捧了进来。

        在她的身后,还有两个内侍跟着她一起捧着竹简进来了。光凭遂安夫人一个人是没办法拿进来的。

        李承乾伸手接过竹简,将一卷递给孔颖达说道“请孔师过目。”

        孔颖达伸手接了过来。

        现在别的事情都要放一放,先看看太子写的家训。

        将竹简展开,孔颖达就看了起来,同时忍不住吟诵了出来。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孔颖达越读越高兴,甚至有一些忘乎所以,摇头晃脑了起来。

        显然,这篇《朱子家训》正合他的心意,让他都有一些兴奋了,老脸上全都是笑容。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也笑了。

        自己果然没有猜错。

        一卷读完之后,孔颖达就又拿起了一卷快速读了起来。

        他越读越兴奋,念到最后一句“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声音都忍不住高了不少。

        这一篇《朱子家训》李承乾自然没有全抄下来,有的地方不适合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