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钟家记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8章 钟超卖冰棍(一)(1/2)
        钟超辍学以后,钟奶奶就病倒了。老太太真是觉着自己活得太累了,人生也再没个熬头、没个盼头了。

        但也许老太太一辈子被生活的风风雨雨搓磨的已经皮糙肉厚了,就这么整天看着大孙子家里地里的忙活,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这病居然又好了。

        看着钟奶奶也好的差不多了,钟慧又放暑假在家,地里的活也干得差不多了,钟超在家就有点闲不住,总想着能干点啥。

        钟超琢磨了几天,就发现,现在天气正热,小卖部那儿的冰棍雪糕啥的卖的挺快。

        钟超打听了,冰棍都是从县城冰棍厂进的,他就想去那儿看看,能不能拿点货来卖。

        现在的天气热的像火炭一样,肯定能不愁卖,钟超想着就是一天赚个火柴钱,也比光花不挣的强。

        当天下午,钟超就去了前面王成家,向刘小花借了辆自行车,骑着往县城里去了。

        说起对门的刘小花,去年刚结婚,嫁的正是一条巷子里的王成家二小子,这媒人不是别人,就是钟奶奶。

        这几年钟家的地再也没有往出租过,都是自己家种。说起这种地,自个家里帮忙的就是俩个闺女女婿了,外人给帮衬最多的也就是这王成一家了。钟奶奶每次没辙了厚着脸去找,人家可真是一次也没驳过脸。

        平常村里这种地多的,也都是两家或几家搭帮种,有人的出人,有车的出车,可钟家就钟奶奶一老太太带着俩孩子,那真是要啥没啥。说真的,钟家这种地纯粹就是找人帮忙,他们一点也帮衬不了别人啥。

        所以钟奶奶平时总和钟超、钟慧两人念叨,王成一家是好人。老太太也总想着能帮回人家点啥。

        有一回,王成媳妇和钟奶奶聊天的时候,又说到了儿子娶媳妇的事儿,挺愁人的。钟奶奶不知咋一下就想到了刘小花,这两个孩子都是跟前住的,从小看到大,孩子也都是好孩子,家里又都知根知底。钟奶奶赶紧和王成媳妇儿提了一句。

        王成媳妇儿有点犹豫,别看他家和刘家一块住着,还真没敢想过。当然,他们家肯定是愿意的,小花那孩子要模样有模样,要个有个的。家里家外的干活看着也是个利落的。就不知道人刘家愿意吗?看的上他家不?

        钟奶奶一听王成媳妇的话,就把这活儿给揽下了。

        没想到俩个孩子本人还都不反对,从小差不多年龄,也都挺了解的。钟奶奶就给刘大娘说了一通闺女离的近的好处,左撮合右撮合的,这事儿真成了。

        从那以后,一个巷子里,刘家、王家和钟家打的交道就更多了。

        骑了三十多里地,终于到了县城,钟超感觉嗓子都要冒烟了,又四处问着才找到这冰棍厂。厂里人工作人员告诉钟超,批发一根冰棍5分钱,冰棍厂还给卖冰棍的泡沫箱子。

        钟超就想一天要是进50根,一根卖一毛,一天就能挣两块五。虽然比不上背砖吧,但是背砖那真是累啊。

        这热天气,怎么也还能卖一个来月,一个月算下来可就不少了,能赚60多块呢。

        钟超和人家厂里说好,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后,等过几天就来拿货。

        在回去的路上,钟超想着就缺辆自行车了,得好好打听一下,看村里谁家有旧自行车要卖。他回去还要和奶奶好好说说,买自行车的好处,奶奶估计也会同意的。

        钟超又想到,慧慧其实也该学学自行车了。以后干个啥也方便。

        想当初,他还是用大姑家的自行车学的。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刘磊还帮他扶着。可刘磊一松手,他就摔跤。摔的次数多了,把刘磊折腾的是又气又累,最后,刘磊无奈道“反正也没啥技巧,摔几次就会了。自个儿学吧”。说完就走了,不管他了。

        钟超一边想一边把车蹬的嗖嗖的。

        到家的时候,钟奶奶正在巷子头坐着聊天,钟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