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何当共赴风月之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七章 落定(1/2)
        沈娇娘原本就坐得十分地僵硬了,姜越之如此一说之后,她更是袖筒之下掌心冰凉。

        “谢过越之了。”李绩背脊一僵,状似无谓地抬手掸了掸肩头,笑道“想来是哪个婢子无意间落下的。”

        姜越之原本已经半只脚踏出了殿外,他在听到李绩如此一说之后,顿住脚步,扭头笑着说道“庆王殿下家的婢子还真是养得极好,那发丝青黑柔顺,漂亮得很。”

        不能让皇帝对于李绩和自己的关系先一步产生怀疑。

        沈娇娘双手一绞,勾唇笑了一下,转眸看着姜越之说道“姜内侍对女人的头发倒是有些研究?否则,就这么一根,居然还能看得出来青黑柔顺。”

        皇帝看了一眼沈娇娘,又看了一眼姜越之,并没有什么情绪起伏地说道“好了,先用膳。”

        “是。”

        “是。”

        李绩和沈娇娘立刻转身朝向皇帝,拱手应道。

        姜越之低垂着头,后退出去,伸手将门给关山了。

        门一关,殿内便只剩金箸轻声碰到碗碟的声音,沈娇娘一顿饭吃得战战兢兢,好不容易等到吃完,外面天已经黑了。

        李绩用完晚膳便告退了。

        剩下沈娇娘,皇帝却没有准她退下,而是沉默地去了甘露殿,沈娇娘没有得到吩咐,便只能硬着头皮一路跟在后头。

        原本一切在千里江山盘的旁边就会尘埃落定,但因为姜越之这个意外,她越发无法琢磨到皇帝的情绪,因此心中惴惴。

        甘露殿内没有内侍随侍,磨墨的便变成了沈娇娘。

        皇帝提笔于纸上写了一个天子,笔法遒劲有力,待到最后一笔落下后,他侧头看着沈娇娘,问道“上一次娇娘替朕磨墨,是什么时候?”

        沈娇娘一手拂袖,一手捏着墨块,她敛眸想了一下,回答道“自十岁起,娇娘便没有像以前那样随意出入宫廷了。最后一次为陛下磨墨,是娇娘十岁生辰的那一天午宴过后,陛下赏了娇娘一副金玉相交的文房四宝,娇娘请陛下为娇娘赏四个字。”

        软糯的声音在偌大的甘露殿内十分清晰。

        殿门外,姜越之目光阴翳地看着红铜色大门,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

        “哪四个字?”皇帝明明记得,却是一脸怀念地搁了笔,扶在案上问道。

        他的眼尾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几乎无法被察觉的微笑。

        沈娇娘没有抬头,但她依旧能敏锐地察觉到皇帝的情绪正在逐渐温和,于是她笑了一下,答道“福运绵长,娇娘请陛下提的是福运绵长四字。”

        皇帝敛眸坐了下去。

        长久的沉默之后,他抬头看了一眼依旧在磨墨的沈娇娘,问道“你与你小姑姑感情一向深厚,为什么入宫到现在,一句话都不曾听你提起她?她如今停灵于芷兰殿,要去看看吗?”

        沈娇娘放了墨块,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声音悲怆地说道“陛下,沈家如今分崩离析,皇后娘娘若是泉下有知,亦不会心安。”

        “你在威胁朕?”皇帝前倾了些身子,手臂搁在腿上,低头去看沈娇娘。

        “娇娘不敢,但娇娘担心陛下独自承受,龙体有恙。”沈娇娘没有抬头,她的眼眶中非常适时地挤出了几滴眼泪来,“娇娘可以死,沈家可以灭,但陛下您若是龙体有恙,那么娇娘即便是被挫骨扬灰,也死不足惜。”

        “沈家老二辞了监门中郎将,带着老祖宗躲去了肃州老宅,老三拿了丹书铁券尚不觉得心安,亦是辞了国子监祭酒一职,直接拖家带口出了长安。”皇帝的声音十分地沧桑,“你的大姑姑如今已经被尹家给扣住了,连带着你的那位姐姐一道,一步都不许踏出尹府。”

        接着,他停顿了一下,眼珠转下,看着沈娇娘因为哭泣地颤抖着的发髻,继续说道“朕一直在等你向朕哭诉求情,但你并没有,你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