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何当共赴风月之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四章 生死(1/2)
        沈娇娘低眉垂首地踏进了紫宸殿中。

        殿内燃着香,没有点灯,所以十分昏暗,有淡淡的檀香味丝丝缕缕地钻入沈娇娘的鼻腔,令她无端地生出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好似她到的不是紫宸殿,而是沈家后宅的佛堂。

        但沈娇娘不敢抬头,她双手拢于袖中,眉眼间刻意添了一抹悲伤后款步朝前。上一次进宫是九天前,那时的她是以重臣家眷的身份出席晚宴,坐在那位帝王的右侧顺数第三位,风光无限,显赫无比。

        而此时……

        沈家大厦已倾。

        沈娇娘敛眸走了几步之后,停在了殿中,她双手交错抵着额头跪了下去,张口说道“罪臣之女沈清羽,叩见陛下。”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打着颤音,在脱口而出的那一瞬间饱含了苦痛,委屈与悲伤。

        然而,这并非是真的情绪外露。

        她只是需要那位帝王感受到这些情绪。

        居上位者,在面对轻易能被掌控的人所表露的柔弱时,会产生不合时宜的怜悯,哪怕是帝王。

        “娇娘。”皇帝开口唤她,喊的是乳名。

        这一声,便显示出了皇帝此刻的心情。

        但沈娇娘并没有因此松一口气,她依旧趴在冰冷的地上,声音无不颤栗地说道“清羽惶恐,受之有愧。”

        这一句之后,她感觉到头顶皇帝的视线稍微的缓和了一些。

        但在此之外,沈娇娘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

        并非是那位端坐于宝座之上的帝王,而是另外一种,阴冷,黏腻,夹杂着复杂情感的视线。

        “娇娘,知道朕为什么召你入宫吗?”皇帝问道。

        第二次以娇娘称呼时,若沈娇娘再不知好歹地口呼惶恐,便会引来皇帝的不悦。所以沈娇娘匍匐在地上,低声回答道“娇娘不知,望陛下垂示。”

        皇帝闻言,沉默地站了起来。

        他将手里的奏折一扔,奏折啪嗒一声丢在了长案上,两侧随侍的内侍登时便无声地跪在了地上。

        “娇娘,你从前便是个通彻的孩子,如今临危不乱,倒是有你父亲那么一点影子了。”皇帝一面说着,一面拂袖步下台阶。

        他一步步走到沈娇娘身前,十分亲和地俯身将她托了起来,如过去那样用十分慈祥的目光看着她。

        “娇娘知道如今西北的战况如何吗?”皇帝带着沈娇娘往紫宸殿右侧走。

        紫宸殿前殿内右侧摆放着将作监最好的匠人打造出来的千里江山盘,江山盘之大,足足占用了整个紫宸殿的三分之一。

        大兴疆土,尽纳于其中。

        皇帝走到千里江山盘边上,手执一杆金杖,抬手点在了大兴西北面,自问自答道“如今,西北十三州尽数沦陷,怀信亲自率军,大有继续向东推进的势头。而安西将军府自七日前最后一份邸报入京之后,再无音讯。”

        那份邸报中没有任何异常。

        但随后安西军的溃败却像是千里溃堤一般,一发不可收拾,西境诸城守备尽数折损于怀信之手,而后更是联合突厥人长驱直入,侵占下了十三州。

        比回鹘人和突厥人更可怕的是那些常年在关外游荡的悍匪。

        那些匪徒一入关便像是饿久了的豺狼,对失去了官府庇佑的百姓展开了毫无人性纲常的屠杀。

        狼烟四起,千里赤地。

        紫宸殿中长久的沉默使得后头书案边跪着的两个内侍瑟瑟发抖。

        冬日里,殿门大开,寒风不请自入。

        殿内虽然点着炭火,但吹久了这寒风还是有些难熬,内侍们冷汗直冒,直把厚衣袍都给濡湿了。他们身下积了一滩汗液,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看到了对方眼中无不熟悉的惊恐。

        那厢,说完西北情况的皇帝看向了沈娇娘,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些宽容,这是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