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199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八章 碾米(二合一)(2/4)
问道“妈,这是要等我爸回来再拉去碾吗?”

        “等你爸干嘛,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叶元秋伸手拎起一个装了小半稻谷的编织袋,“我分三个袋子装,就是自己弄去就好了。”

        “这样啊!”陆叶点点头。

        他是觉得这点稻谷碾成米粉做糕点是不太够的,回头估计还得碾米,不过叶元秋还是保守了,担心弄得多了卖不出去,只先准备这些。再说,分量也不轻。

        磷肥的编织袋,干的稻谷满满一袋大概在一百多斤。

        不过,叶元秋显然是计划好了,每个袋子都只装了小半,估摸着大概在三十斤左右,陆叶是提不动,但对叶元秋来说,还不算费力。

        三个磷肥达到编织袋加起来差不多也有八九十斤了。

        在家里一般这种碾米的事情,都是他爸陆火兴负责的,还是要些力气,只不过他爸做事总是容易拖沓,不到米缸见底,被念叨的没办法了,没少会主动去做。

        以他妈现在的急切心态,肯定是等不了。

        “那我去推车轮。”

        陆叶见妈妈已经打定主意,不等他爸回来再弄,急忙小跑着出了堂前,来到厨房外猪圈边上的一个小棚里,推出了板车的车轮。

        这种板车用的车轮是左右两个26寸车轮,被中间一根钢铁的车轴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重量大概在四五十斤,只要在上面放一个车架子,直接就能推着走。

        在农村,这种车轮使用很广泛,哪怕到了后世,城市里也偶尔能见到,一些架子车,或者工地上的手推车,都是用这种车轮。

        载重也足够,一般力气小的拉个几百斤轻轻松,力气大的千把斤也没什么大问题。

        这种车轮陆叶是搬不动的,但推起来很轻松,他记得小时候就很喜欢推着这种车轮玩,转来转去的十分有意思。

        将车轮推到了爷爷住的房间的外面,墙面靠着一个木制的板车车架,陆叶人小力弱,没有去动,等叶元秋将三袋谷子从后厅仓库拎了出来,将板车装好,稻谷搬到车上,又去厨房拿了两个干净的水桶,这才准备完毕。

        叶元秋拉着板车,沿着门前的小路朝村子里的碾米店走去。

        陆叶看着车上放着的水桶,问道“妈,等会碾好的米是不磨了吗?”

        “这么多要磨到什么时候去。”叶元秋在车前回答,“等会碾完米,然后再打成米浆,就几毛一块的事情,回来就可以做糕了。”

        “哦,这样啊。”陆叶点点头,从叶元秋的语气里,他多少听出了一点不一样。

        大概就是这两天卖热开水和灯盏糕挣了几十块钱的缘故,使得叶元秋不知不觉间也会考虑起生产效率,换做以前,他觉得老妈肯定是,花钱干什么,又不是没手没脚,不能自己做了。

        昨天的灯盏糕用的米粉并不多,是叶元秋直接在邻居家借用石磨磨的,石磨这种东西如今还有,但也渐渐算是老古董了。到了后世,几乎就很少见,有的话,还会有些来淘货的人收。

        陆叶小跑着跟在车后,几次想要推车,发现走的速度还没叶元秋拉着车快。

        他家门前的这条路其实不太好走,宽的地方有两米,窄的位置差不多就在一米五左右。

        大概要等到陆叶上四五年级,扩充过一次,路宽撑到了两米五这样,之后又到了村村通之后,地面会打成水泥路。

        好在路虽不太好,但三个半袋的稻谷,一百多斤,用板车拉还是很轻巧。

        碾米店距离陆叶家也不算远,大概就是两三百米,是路边的一户人家,陆叶也认识,只不过忘了名字。对方将自己原来的旧厨房,改成了店面,用来做碾米的生意。

        这种碾米店在南方农村极为常见,一般一个村子都会有一到两个,算是便民生意。往前一些时候,应该是有碾米厂,不算私人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