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座花果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8章 哥鸡哥鸡(2/3)
住村口的李婶如此说。

        “卖给阿伯好不拉,阿伯风湿关节炎,需要泡壶蛇酒治一治!”村西头的陈伯满眼笑眯眯。

        “是啊!听说你承担谭老太爷花果山的租金了,真是个好孩子,这条蛇卖给阿叔拉,二百块,当阿叔给你的支持了。”和刘树一个姓氏的刘叔直接打算掏钱。

        “五花肉真不错的嘞!以前就知道吃,没想到还能打猎的嘞!好猪好猪,阿树你过年的时候可别打它的主意啊!如果非要卖的话,记得给婶婶啊!”和刘树二叔隔壁的邻居朱婶对五花肉貌似更加偏爱。

        尤其是对肥硕的猪后座,目光中满满都是‘怜爱’!

        。。。。。。

        显然,‘五花肉’和‘肘花’在村里绝对不是籍籍无名,尤其是那句‘以前只知道吃’的评价,刘树分明看到圆溜溜的小猪眼在闪烁。

        绝对心虚的表现。

        怪不得这货在不怎么做饭的老太爷哪儿都能吃得肥头肥脑的,肯定没少干去各家厚着猪脸蹭饭的勾当。

        就这样,向来混不吝的刘树带着两只宠物在一帮长辈们略带调侃式的善意提醒下,选择落荒而逃。

        这就是让一头猪走高调路线的代价。

        哥果然是村的希望啊!刘树只能在心底默默‘悲凉’,可能村都在等自己回来继承遗产的吧!

        当然了,刘树也明白,看似是调侃,其实更多的,是真心的希望,希望他能安心在村里,用他在城里学到的一些新东西,给偏居一隅的九溪村带来些许改变。

        九溪村其实是个很适合生活的地方,村民们靠着在山里种种茶,养养蚕,在合适的季节采采各种山货,一家一年收入个三四万块。

        虽然不会富,但也绝不至于说穷。

        可是,现在这样一个经济的时代,在经济浪潮不断的席卷下,原本宁静的九溪村焉能独善其身。

        为了从一个自己呆腻了的山里到另一个城里人呆腻了的都市中去感受繁华,或者说的更高大上一点是为了梦想,有点能力的年轻人都选择离开村子出外打拼,基本都是过年才回来个半个月一个月,而还留在村里的,只不过是些“老弱病残”罢了。

        这或许并不是九溪村才有的现象,而是整个国家农村中的现状,国家要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不断推进城镇化,繁华的都市对农村的无数青年有着极大的诱惑。

        可是,这并不是那些上了年龄的上一辈农村人们想要的,他们需要钱,但更需要亲人。他们需要儿女,膝下的孙子孙女需要父母,怎样将亲人留在身边,还能挣着钱,才是他们最想得到的。

        虽然大伯刘青山没明说,但刘树能从他的眼神里读懂和这些乡邻们一样的心思。

        他,就是九溪村的试验田。

        只要他能在村里干得不错,就会吸引在外辛苦打拼的年轻人们归来,九溪村就会重新充满活力,而不是只有一帮大叔大妈带着一群孩子孤独的守望。

        愿望其实很朴素,就是。。。。。。

        村的希望有点方!

        既然是希望,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这才是应有的基本操作,而他这开局就给一山猴是个什么鬼?

        当回到小伯伯家的刘树‘满腹委屈’的给早已经在院子里坐下喝茶的大伯如此吐槽,刘青山云淡风轻的回了一句:“你晓得伐,你太爷临走的时候可是专门交待过了,你娃娃就是属猴的,不给你弄个紧箍咒套着,指不定跑哪儿去了嘞。”

        这可真不是亲太爷啊!刘树无语问苍天。

        “大哥,其实你们这样逼我们家阿树也不对。”在门前清水池里淘弄蔬菜的小婶婶插了一句嘴。

        刘树冲小婶竖起大拇指,伯伯不是亲的,婶婶必须是亲的。

        “在村里给他寻个媳妇儿,生上几个娃,以我们家阿树的性格,肯定不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