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童话爆炸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3篇 童话本来就是给成人看的(1/3)
        小时候,童话故事是整个世界。长大了以后,整个世界都在告诉你,童话是骗人的。

        长到一定年龄的公主,并不会遇见王子。当然了,公主也不是公主。

        现在越来越小的孩子都已经知道童话是骗人的,只有依然停留在小时候不愿意长大的大人还在相信着。

        童话本来就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吧?如果没有童话,谁还有力气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

        魏苒最近用手机正在看的一本,是名叫《阿京》的小说,就是一本成人童话书。在那个世界,虽然残酷,但是有很多东西是合情合理的,比这现成的世界更理想。那本小说,更像是一个避难所。

        魏苒叹了一口气,人一旦过了18岁,就要自力更生了。18岁之前没有觉得,只觉得长大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但是18岁之后,你就会有很多很多的生存压力,这些压力还是隐形的,一般不敏锐的人很难发现。

        有些人发现的早,有些人发现的晚,发现的早的那一拨人,会提前做些准备,他们很快就能比同龄人超出一大截。

        那些发现的晚的人,浑然不觉。很快他们就会被迫发现:时光飞逝,一转眼他们就25岁、30岁、35岁、40岁……一瞬间,他们会觉得20年一过,如同弹指一挥间。20变40岁,好像就在那么短短的一秒钟之内。

        时间在他们头20年教会了他们如何虚度时光,如何奋发图强,但是在第2个20年就会教他们如何变的柔软和丰富。

        这种感觉就像是义务教育在你十几年之间都会循循善诱,教你如何变乖,而大学教育再用一个月告诉你:乖,就会不合群。

        同样的,义务教育是一道安全线。因为有了义务教育,才有了最后的教育平均和教育公平。

        父母那一辈积累的财富,在义务教育之后,就会彰显出来它的重要性。有些人,刚进大学校门。愁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谈恋爱,而是如何挣钱养活自己。有些人还在享受优渥的家庭条件,准备着出国深造,或者是继承产业。

        如果你依旧保持着那些旧的印象,以为继承产业还像是那种家大业大,富了三四代的那种航母式的家族企业,你就错了,现在所有继承产业的,有很多是那种中小微的个体。这个数量不占少数。

        他们这种群体吧,基本可以定义为:小康。小康家庭比比皆是,大家都不差这点钱。供养个孩子的教育,还是没问题的。尽可以让他们飞。

        所以,现在的那些非小康家庭的孩子,进了大学校园之后,就回尤其尝到没钱的艰辛。

        这波人会比同龄人提前很多年知道,什么叫埋头苦干,什么叫来之不易。

        他们会很珍惜他们吃的每一口饭,他们花出去的每一块钱。同样,这也可以算作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时光的馈赠。

        毕竟人,最后还是要靠自己。

        这个“最后”就是说你大学毕业之后。因为渐渐,家庭是什么样,并不代表你就是什么样。每个人确实有两回选择的机会,第一个选择是你出生的家庭,第二个选择是你个人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永远胜于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很公平的。

        要么先苦后甜,要么先甜后苦。

        庄妮是个找不到工作的,20岁的复读青年。她之前没考上心仪的大学,于是选择复读了一年,废了好些力气,还是没考上想去的学校,不过也将将考上眼前的这个大学。

        于是她比这些同届的学生都大了一岁。就是这微妙的一岁,改变了她的人生。

        在同届的学生中,她沦为了姐姐。

        那些面上客客气气的同学,平时看到她,还会妮妮,妮妮的叫她。那些直来直去的男同学,看了她都会叫一声庄姐。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或者是性格大大咧咧的人见到她,会叫一声老庄。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