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唐春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四章 幕僚(1/2)
        西市署官衙,一片寂静。

        小吏低下头,凝视着桌案上的文书,神色严肃。

        大唐上元二年秋,牙商米江从不良人何斌处买玉石一块,交与蜀锦一匹、铜钱两贯。

        价则毕,人即付,若后有呵道认名,仰本主了。不了,倍还本价。

        交易已经完成,以后如果有人声称玉石是通过不法途径得来的,那就由何斌出面解决。无法解决,要给买主米江双倍赔偿。

        二主先和后券,券成之后,各不得反悔,悔者罚铜钱十贯、蜀锦八匹,入不悔者。

        买卖双方先经过协商,再立下了这份合同,合同生效之后,双方不能反悔,否则,后悔的那个人需要赔偿十贯钱、八匹蜀锦给对方。

        民有私要,要行二主,各自署名为信。券有二支,各执一本。

        双方本着自愿的原则,都已在合同上签名,然后一式两份,各拿一份。

        倩书:梁子跃

        时见许安良、王腾

        书写人梁子跃

        见证者许安良、王腾

        时间慢慢推移,环境依旧寂静。

        见执笔小吏久久不语,冯义的眉头愈发紧皱,他不喜欢跟牙商打交道,也不擅长,本想着带足了钱财,就能顺利拿到玉石。

        可是,看眼前这家伙的反应,事情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现在契约在我手中,难道还赎不回那块玉石?”

        薛牧放下茶杯,疑惑的看着白衣小吏,搞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

        闻言,曹轩收回思绪,拱手问道“郎君,您准备用什么方法拿回玉石?”

        “八匹蜀锦作价五贯,加上那十贯钱,也抵不过三两黄金。”薛牧耐下心思,反问道“难道胡商不收黄金?”

        “当然不会,那群胡商巴不得所有客人都用黄金结账。”

        西市上充斥着大量货物和商人,日交易量不可估算,而一贯钱足有九斤重,一旦涉及到大宗交易,必须要用骆驼去驮运铜钱,极不方便。

        因此,商人更喜欢顾客用金子来付账,况且,黄金保值,无论如何都不会赔本。

        “那么,他会坐地起价?”薛牧感觉白衣小吏在刻意卖弄,心情变得烦躁起来,直接起身说道“契约在此,除非米江想去京兆府的幽狱,否则他不会犯傻。”

        说完,薛牧作势要离开,招呼几个侍卫跟上来。

        曹轩见贵人不按常理出牌,赶紧凑到薛牧耳边,低声问道“要是米江诈称玉石已经卖出,或不小心丢失了,该怎么办?”

        因为靠得比较近,冯义也听到了这句话,有些急迫的追问道“有什么破解之法?爽快点说出来,还怕我家郎君亏待了你?”

        “商人逐利,您出五两黄金,他会认为这块玉石指十两、二十两,甚至更多。”

        作为西市署的执笔吏,曹轩当然清楚各种明暗规则,也跟那个叫米江的牙商打过几次交道。

        粟特人多豪商大贾,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世间,商业活动包括丝绸、珠宝、珍玩、牲畜、奴隶、举息等,几乎覆盖了一切重要市场领域,毫不夸张的说,这群人控制了西市交易的命脉。

        比起他的同族,米江又有些不同,他是个突厥化粟特人,生意不算大,只经营着几家玉器店,但非常喜欢招募打手,正因为如此,很少有人敢去他那里闹事,连朝廷官吏都要给其几分面子。

        “直说吧,你想要什么?”

        薛牧确实是初来大唐,可他再不谙世事,也能察觉到白衣小吏心怀目的,不过,此时此刻,没什么东西比那块骨玉更重要。

        “能为贵人做事,是一种荣幸,怎敢索取回报……”

        说到一半,曹轩长叹一声,眼中似乎有什么情绪在酝酿,感慨道“倘若郎君不嫌弃,鄙人希望能跟在您身后,帮忙处理些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