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文豪企业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十四章 畅销(2/2)
        毕竟,他以后的作品量可能多到超乎人的想象,如果一直只是给别人打工,那也太亏了吧。金庸先生可以靠着武侠小说,办起一个“明报”来,没道理拥有庞大资源库的他支撑不了一个出版社啊。

        在努力搞方便面的同时,许阳也在想办法筹备自己得出版社。但是,出版发行这样的行业目前国家仍旧是处于管控阶段。私人想要进入这样的行业困难不是一点半点的。

        所以,许阳还是把主意打在了香江,那边私人从商基本上做啥都是可以的。而且香江97年是一定要回归的,再加上现在的香江对东南亚,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

        到时候不管是提前进入内地,和其他出版社,报社合作,借鸡生蛋;还是到时间之后再进入内地。只要自己做的不是那么差,那到时候自己手上未必不能有一家国际性的传媒集团。

        既然选择了做一个富人,那么自己手上就必须要有做富人的倚仗,不然自己越富越危险。君不见,小到山村小民,大到国家集团,都是对富人有想法的么。

        李半城,王首富,俄罗斯寡头,纵横天下的犹太人,都是前车之鉴。许阳可不敢变成任人宰割的肥猪,也不想体验一把胡润杀猪榜的待遇。

        所以,必要的保护措施还是要的,无论是现在劳动密集型以人为盾,还是将来用报纸,出版社,知名度,影响力来给自己打造一个龟壳,这些都是许阳必须要去做的。

        不然,就是枪打出头鸟,你再有钱,也只会成为某些人眼里的肥肉,随时都会被吃掉。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1985年就过去了,1986年带着冬雪降临。接下来的两个月,许阳一直在处理好京城和香江的事务之后,好不容易都安排妥当之后。

        许阳和许天良还得踏上了回乡的路程,顺带还要去视察一下湖阳分厂,这个时候已经建设好了。

        二叔因为工作原因,只让许阳带了些东西回去,并没有回乡下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