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二郎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十二章 除草行动(一)(2/3)
百多车辆。每辆车上都插着一面黑色小旗,上绘一只趴着的猛虎,边有明蒙两国文字“福虎社”。

        那些骡马被圈在边上,悠哉的吃着草料。骡马体格熊健,毛皮铮光发亮。

        那些赶车的车夫,戴着宽檐毡帽,穿着蒙古人所穿的那种夹袍、短褂、靴子,腰带垂穗装饰,颜色为深蓝。

        那些神色桀骜不驯的护卫,穿着黑色铜泡钉皮甲,背着弓箭,带着刀剑,像钉子一样站在车旁。

        一名五大三粗的壮汉,背着一张大弓,站在车顶上,气势张狂,仿若老子天下第一,正在向护卫训话。

        一声解散,众人欢呼,一顶顶帽子扔上天。众人都在水井边洗澡,洗去一路的风尘。而后每个人改穿明服,将蒙古服装打包,扔在马车上了。

        哈孝明在三十几桌间穿梭,不停的举杯,谈笑风生。走私车队有七家晋商组成,规矩森严。走私车队里还有三家,像他这样的外来户。皆是北口县内翼北兵备道、军门中军、左右游击、都司、同知、守备组成。而他父亲镇守得胜关,所获份额最大,一次出关,短短三个多月,利润在一千五百两金以上,他家只有二十车货物的份额,还算赚得少的。七家晋商有二百车货,所获回报更厚。

        哈孝明走到主桌,毕恭毕敬的拱手,“范大掌柜,这一路上全靠你提携,在下感激之至。”

        范承运赶紧起身,举着酒杯,“还是托大家齐心合力的福,这次能平平安安回家。哈百户,你就休息一段时日,来日我们再合作。”

        “请!范大掌柜。”

        哈孝明虎背熊腰,勇武过人,是得胜关有名的小霸王。在七名大小掌柜面前,不敢托大,一个个敬酒,连干七杯酒,面不改色。而他手下那四十名家丁,也在各桌与相熟的护卫喝酒,勾肩搭背,有相聚时的争执,有离别时的友谊。

        还有五名军户子弟围在哈孝明身边,他们是北口县各军所的高级将领的子弟,这次出关,他们也出了力,获利甚厚,当然希望这门生意长长久久。

        哈孝明的四十名家丁完成了任务,留在了得胜关,在这里他们可以休养一段时日,与军妓谈论异域风情。

        一名士兵爬上了望楼,在鸽子笼里,找到了一只白色信鸽,将皮环戴在了白色信鸽脚上,双手往上一挥,那只白色信鸽“扑棱棱”飞出了高大的城墙,向西北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一名驿卒牵着高头大马,离开了得胜关。

        另一名赶马车的军士也离开了得胜关。他们都往东西方向而行,互相还打个招呼。还有一名车马行的伙计,也牵了一匹马,而他是往西行。

        这里面有走私车队的信使,也有人将消息卖给数方,也有朝廷暗藏在此的东厂番子。各路人马,各显神通。

        他们就像扔进池塘里的一颗石子,激起十层百层的涟漪。

        北口县西北,有一座马鬃山,为阴山北段的称呼。马鬃山在北大山、西台山之间,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组成,有数座百丈高的大山巍然耸立,地势险要,方圆足有三四十里,山的南麓为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因土质缘故,树木稀疏,以灌木为主。

        这里时有强人出没,官府剿不胜剿。地方百姓没清净几年,又有一股从陕西越境的强盗,在此落草为寇。强盗头领赫赫有名,正是陕西起义领袖王二余党改天王王九仁。

        王九仁刚来马鬃山时,跟随他的老兄弟才十几号人。一个外来户在此扎根,名义最重要,改天王王九仁广发英雄帖,收罗地痞流氓,流民乞丐,江湖痞子,叛逃军人。短短半年时间,就聚集了二百多兄弟,兄弟们开垦山地,打家劫舍,绑票勒索,倒是丰衣足食。这块地方就这么大,也就能养活这么多人马。可王九仁有鸿鹄之志,岂肯安于现状。只要他兵强马壮,就要竖起“改天王”大旗,逐鹿中原。

        王九仁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