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劫一场过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章(1/3)
        那是一张雪青色的信封。

        倏然飘落的同色系信纸上缠绵着几行明显女人的字迹,洒脱大气,署名唐起。

        信里内容细腻,行距较大

        天空中飘着细细绵绵的雨,打在皮肤上并不刺痛,反而很舒服。

        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打着稀稀疏疏的伞,路边时而微黄,时而泛白的路灯,将看不出却实际存在的雨落痕迹照亮。

        放眼望去,没有你的身影,也没有你的气息,耳边没有你的呢喃,身后也没有你的拥抱。

        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不让父母操心,偶尔与朋友聚聚,抽空想一想你……

        好像好久不见,

        好像已隔三秋,

        好像花瓣上沾雨露更惹人怜,

        好像不打伞淋雨,更有诗意。

        5月9日

        唐起

        唐起这个人一如这张信封给人的感觉,雪青色——“灰而不暗,寒冷又犯暖”。细看这张信封,背面有一行很小且用极难察觉的淡黄色铅笔写下的字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劫一场过往,趁着无人问津时,悄然篡改序章。你,是否介意?

        六年前的唐起却不似信中写的这般内敛淡然。

        那一年,17岁的唐起刚刚步入高中,正常发挥,不是市重点,她的成绩自小就没有多优异。而在一个星期日,像往常一样,唐起走进了在繁华街道里的一家小书店,空间真的很狭小,加起来左右不过二十平米,内里却除了一张书桌,满坑满谷的塞满了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的种类确是不少,从常见各种版本的四大名著,言情小说,青春漫画,到不常用的食谱大全,中医百通,钓鱼大法应有尽有。店老板是一对老夫妻,奶奶正是耳顺之年,而她的老伴已年近七十,虽然进这家书店的人不多,但唐起是个例外,她时常光顾,原因很简单,老板很照顾她,平时唐起想买的书,如果没有的话,老板都会特意为她进货,三日之内就能拿到,而且给的折扣很大,基本可以算是成本价。

        “——叮铃”这是挂在门上的风铃被带动的声音,清脆悦耳,唐起从书海中抬头瞥了一眼,一般哪怕是周末,也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间段踏足这家书店。只一眼,唐起便僵在原地,微微愣神几秒后,迅速转过身,似漫不经心的找书,眼睛余光却不时瞟向他,那个身穿红色卫衣,身形高挑的男生,这无关一见钟情,这里也不是故事的开始。

        如果真要追究起来,还要把时间线再往前推两年。

        那时候的唐起十五岁,正在上初二,还是个没有接触过社会的小丫头,周围也有同学偷偷摸摸谈恋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在那个时候,唐起对恋爱的看法大家都是乳臭未干的孩子,谁比谁更有责任感?这个年纪谈恋爱就是浪费时间!应该在这漫长的等待路途中,慢慢变得优秀,从而遇见那个心之所向,对的人。

        虽然她并没有进到所谓的火箭班,成绩也并不那么优异,但是通往成功的路从来不止一条,优秀的那一类也不只单单是成绩好。

        唐起虽然脾气不是很好,但好在性格不错,人缘也不错,与周围都能打成一片,同桌倪湳是她的闺密,二人小学就是玩得来的姐妹,后桌长阳海是她的好哥们儿,两人虽是初中才结实的,但志趣相投。长阳海人如其名,张扬自恋,他足球踢得不错,是蓝九足球队的,但唐起与他的志趣相投却不在足球,这里提一下,所谓蓝九,就是蓝市九中,虽说是九中,但每年的升学率却是市里第一。长阳海钢琴十级,巧的是唐起也是玩音乐的,她专门学了古筝,因为妈妈喜欢古筝的那种古典韵味,荡气回肠震撼人心,一曲完毕仍可回味无穷,而唐起自己喜欢的是民谣吉他,所以她私下学了吉他,她觉得吉他是浪漫自由的,声音如红酒般醇厚沁人心扉,能予人一种无端的安全感。

        这一天是星期五,课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