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情词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八章 在河之洲(五)(1/3)
        原本齐国夫人和鲁国夫人也是名门望族的大家女儿,出嫁前,在文墨、礼仪上也是受过训练的,但因为争地一事,两国的国主和百姓闹的实在太凶,且一井耕地对于一个诸侯国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在根本利益面前,很多礼仪规矩就被忘在了脑后。

        到了内训宫,皇后娘娘迟迟不来,众人想着一月之前,娘娘在这里处理被掳少女的案子时的情景,不免心中害怕,自是没有了打架的心思,开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担心起自己的安危来。

        “都说皇后娘娘看似娇弱,实在是个狠辣的,咱们和鲁国现在因为争地一事闹的这么凶,国夫人也不给皇后娘娘省心,娘娘会不会一气之下,就把我们都”后面的话,那个小厮没敢说。

        “别胡说八道,就算娘娘在心狠手辣,这两位毕竟是诸侯国的国夫人,也不能说杀就杀啊。”另一个小厮回到。

        “那姬夫人还是姬家主堂夫人、姬贵妃的生母呢,不是也说杀就杀了。”那个小厮继续说,满脸我们要完了的表情。

        “姬夫人犯的是欺君之罪,我们就是为了一匹布,况且也没闹出人命,不会的。”这个小厮虽这样回话,但心里多少还是害怕的,毕竟少女被掳案,也是没闹出人命的,但十几个婆子和三位望族夫人,也因此丢了命。

        慕容樱和卫英带着懿旨和竹册到内训宫时,两位夫人的脸色已经被刚刚两位小厮的话,吓的铁青,只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动都不敢动一下。

        他们没有同两位夫人多话,只说皇后娘娘吩咐换个地方,在宣读懿旨。

        两位国夫人吓的不敢说话,从椅子上站起来时,齐国夫人的腿都软了,看了一眼卫英险些摔倒。

        一行人被不明所以的带着往宫外走,有些年纪较小的女侍竟默默的开始抹眼泪了。

        卫英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只听慕容樱开口到“不用哭,不是要把你们拉到午门处斩的,我们娘娘没那么喜欢要你们的命。”

        大家听到慕容樱这句话,知道自己保住了命,自是心安了,却也不免在心里犯嘀咕,娘娘要怎么处置他们呢。

        两位国夫人就这样被带回了布店门口,慕容樱命人摆好桌椅和笔墨纸砚,便开始宣读懿旨。

        一行人自皇宫大院出来向布店走,走在最前面的又是皇后娘娘的贴身女侍和禁卫军将军卫英,自是有一大帮看热闹的人跟着,一起到了布店。

        “宣皇后娘娘懿旨,齐国夫人和鲁国夫人,在国都城布店因一匹锦缎发生争执,德行有失,现着两位国夫人各抄录竹册故事一百,望日后谨记竹册所载故事要义,善修德行,以卫百姓。”

        慕容樱宣完懿旨,把竹册放到了两位国夫人面前。

        两人打开竹册,看了一眼,就已面露羞愧,又不得不在围观众人前,提笔抄录,真乃羞愧难当,不比凌迟处斩好到那里去。

        大家自是好奇两位国夫人抄的竹册是什么内容,有人说是刑罚律例,先让抄一百遍在处置,让她们以后都不敢犯了。

        马上就有人反驳到,刚刚懿旨上都说了,“望日后谨记竹册所载故事要义”是一则故事啦。

        “那会是什么故事呢?”有人问。

        “这个就不知道了,可能跟打架有关,也可能跟布店有关。”有人答。

        “我们周朝有什么传说故事和国夫人当街打架有关吗?”

        “不知道,民间的传说、故事那么多,谁都能记得住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着竹册上的内容,两位抄录竹册的国夫人,看着竹册上的故事、听着人们的对话,额头上都是汗,因刚刚慕容女侍说,要是字迹不清或抄错,还要重抄,两人此刻别无他法,只得耐住性子,小心翼翼的写字。

        第一份故事,在万众期待中抄完了,慕容樱检查过后,交给了卫英,卫英命亲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