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灰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又成了散兵(4)(1/3)
        看着那条勉强可以让大家都坐下的小划子,不光是李久无语了,那些从南方来的粤军兄弟也无语了。要靠这样的一条船渡过宽阔的长江,不能不说是个太困难的事情了,可是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呢?

        如果带上钟志豪,只要他躺下了,那么这条船上就再也坐不了几个人了,可把钟志豪扔在这里吗?李久的脑袋在急速的思考着。

        “我知道这船小了点,我找不到更大的船了,要不,人家也不会把这样船扔在这里没人要了。”周大牙赧颜的说道。

        “你是说还有这样的船?”李久听出了老周的话音。

        “是的,那边还有2条,数这条最新,我就挑了这条。”周大牙认真的说。

        “好,带我去找那几条船!快,其他的弟兄到村子里去找绳子,什么样的绳子都行,还有找几块门板过来。”说话间,李久让周大牙去河汊里找其他的船。

        不一会,李久和周大牙就在船尾挂着一条差不多大小的木船回到了原来的“码头”,此时,留在村子里的弟兄们已经找来了不少各种各样的绳子。李久把两条船并排捆扎在一起,然后把几块门板搭在两条船之间,这样,船的宽度就增加了一倍。多余的门板被李久用刺刀劈开,做成了大小不一的木桨,随即他一招手,所有的弟兄们全部上了船,在李久的指点下,他们要从这里的河汊进入鱼嘴湾,最后从鱼嘴湾那里进入长江。

        “弟兄们,村里实在是找不出啥吃的了,这是我从靠山坡的那块地里挖出来的红薯,大家先垫垫吧,等过了江,咱们再想法子。”

        周大牙从船舱里打开了一个麻袋,那里有半麻袋红薯。

        “大家都吃点吧,等会过江的时候我们要花费很大力气的。”李久带头拿出一个红薯,就着船边在河水里洗了洗,随即就是一口咬了下去。

        弟兄们早就跑的饿了,此时也不讲究了,何况来自广东的人也习惯吃红薯。

        岭南地区,早在秦始皇时代就被中原人发现并开发,当年,秦始皇为了开拓岭南完成统一大业,命令开凿漓江与湘江之间的运河,这就是著名的灵渠,他最早的称呼是秦凿渠,从而打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连接。在此之前,中原大地上的四大水系已经相互连接,在那个年代,水运是所有运输工具中效率最高的。

        可是岭南的开发并不顺利,这里土地贫瘠,种不出中原的农作物,不管是麦子、小米还是水稻、高粱,在岭南很难生长和丰收,究其原因是这里的土壤是江南红土,酸性极大,加上热带气温高,常年病虫害,这里的原始居民是吃野果,打猎维持生存。汉民族进入之后,把中原的耕作技术带了过来,逐步在合适的冲积平原上开始改良土壤,直到南宋时期,这才形成了几个盛产稻米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珠江三角洲这一带,而在广东,能够形成水田的地方非常有限,靠近沿海一带每年还要经受台风的侵袭,因此,广东地区在历史上是非常穷苦的。正因为穷苦,这才在元朝的时候就开始了向海外寻找生路的习俗,最典型的就是下南洋。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以后,带回了原产南美洲的许多物种,其中红薯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红薯的口感不适合欧洲人,加上土豆和玉米更适合在欧洲种植,因此,红薯并没有在欧洲大面积种植,相反,却是在同样土地贫瘠的菲律宾生根开花,后来被下南洋的华人从菲律宾带回了广东,所以,广东人管红薯叫“番薯”,番这个字是古汉语里对“外国”的称呼,广东人管外国人叫“番仔”,管西红柿叫“番茄”……

        在三十年代,大部分广东地区的农村,就是靠半年番薯半年粮维持着生计,吃红薯对广东士兵来说不新鲜。

        12月中旬已经接近冬至,天亮的晚,6点钟的时候,李久改造的这条奇葩的小木船已经从鱼嘴湾进入到了长江。冬季的长江水流缓慢,可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