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八章:「贤良方正」科的「举主」(1/4)
        “吾大汉何时需要主动联系弹丸小国?”李广身后,一个胖乎乎将领站了出来,他拱手作揖,义愤填膺地说道:“陛下,末将愿意领八千将士,直击大宛,运马种返回大汉!”

        刘彻畅然地笑了,“程将军风采依旧啊,不愧是朕的不败将军!哈哈哈哈,将军先安心,这不是在商量嘛。若是朕决定出兵大宛,定然让将军领兵!”

        “谢陛下!”程不识行礼之后,怒气冲冲的返回座位,重新跪坐,等李广发挥。

        他站出来,并不是真的想出兵大宛,而是表明一个的态度——李广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大汉军方虽然派系众多,然而,一旦和文臣有了分歧,将领们立刻就抱团,团结一致。

        李广代表的是陇西,程不识代表的是北地!

        这两个地方,都是大汉直面匈奴的最前线!

        可以说,只要程不识和李广的意见达成一致,那么,整个大汉军方,就有三分之二联合了起来,基本上难以撼动。

        如果想要与其分庭抗礼,除非,联合那最后的三分之一——中尉卿韩安国领导的北军。

        大汉北军,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出动。

        因为,他们一旦出动,就意味着杀戮的开始。

        自开国以来,大汉北军行动的次数寥寥无几。在此前,有两个大型事件令北军不得不出动。

        一是杀诸吕,迎文帝;二是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第一件事,北军突然出动,其以直捣黄龙之势,把诸吕掌管的南军杀得片甲不留,南军的士兵几乎都死绝了。诛杀吕后一族之后,北军的杀名直接传开。

        为什么汉武帝的儿子刘据被迫起兵惨遭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没有得到时任北军统帅任安的支持!

        当年北军保持中立,既不帮刘彻,也不帮刘据。若是他们加入其中一方,不出两个时辰,战争必定结束。而不是像历史上丞相军和太子军大战了五天。

        而第二件事,七国之乱,北军一己之力,抵抗诸侯国积攒已久的军队。虽然有梁国疲敌的功劳,但北军的战斗力,在此功不可没。

        如果说,想要和陇西、北地叫板,必须拉拢韩安国。

        他手中掌握的北军,堪称大汉第一军队。

        卫青将目光投向韩安国,希望这位中尉卿发表自己的意见。

        与此同时,满朝文武都把目光投向这决定一切的关键性人物。

        刘彻似笑非笑地看着韩安国,他也想看看,在这争论之际,北军最高统帅的打算。

        知道自己没法独善其身,韩安国叹了一口气,“唉。”

        他慢吞吞地起身,仿佛在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

        拱手作揖,他沉声道:“陛下,依臣之见,不如双方折中。”

        刘彻惊讶地看了一眼,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哦?韩爱卿请讲!”

        韩安国向卫青点点头,又向李广、程不识点点头,“既然治河之策是为了抵御匈奴,不可全否定。微臣和李广将军想法有些许相同,与卫侍中的想法,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漕渠的修建已经成了定局,不可修改。既然此子的治河之策是在漕渠运转的基础上开始的,那不如将治河之策分为三部分,用十五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完成这个计划。”

        韩安国浑浊的双眼中忽然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第一部分,在漕渠的基础上,打通郑国渠一线,进而修建那六条小型渠道。二者同时开工,大约两岁就可以完成。届时,陛下只需要观看这六条小型渠道的作用,若是效果诚如此子所言,那么继续第二部分的工程。”

        “第二部分,以长江之北为范围,耗费五到八年的时间,着手解决黄河孽龙。具体操作方法,此子已经介绍得很明白,相信大农令已经了解透彻了。”说完,韩安国看了看郑当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