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表最强留级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九十一章 第2门选修课(2/2)
饪相关的一些顶级赛事。

        跟武道一样,现如今的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认证,烹饪这种常规技能,想必也不例外。

        很快,汪浩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中国烹饪世界大赛。”

        听名头还听牛皮的,继续往下看简介,也是牛皮哄哄

        “中国烹饪世界大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中餐比赛,素有“中餐奥林匹克”之称,是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最具影响力的大赛。烹饪世界大赛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主办,通常四年一届轮流在各国举行。参加每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的参赛团队和厨师,由各国中餐烹饪协会选拔,均是代表各国和地区的最高烹饪水平的大师。”

        看到最后一句话,汪浩笃定了主意“好,就它了!”

        只要能获得这个“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的金奖,应该就算是全国顶级的烹饪大师了,选修课的任务不在话下!

        可他刚兴起这个想法,屏幕往下一滑,就看到一行行信息闪过

        “第一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获得者,史正良,擅长川菜,从业42年。”

        “第二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获得者,王义均,擅长鲁菜,从业37年。”

        “第三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获得者,居长龙,擅长淮扬菜,从业39年。”

        “第四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获得者,康辉,擅长粤菜,从业32年。”

        “第五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获得者,封成文,擅长闽菜,从业38年。”

        “第六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获得者,封成文,擅长湘菜,从业42年。”

        ……

        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历届的获奖人信息,都列在上面了,从第一届到第六届,每一届都有。

        关键是,怎么这些人都从业了三四十年?!

        汪浩又扫了一遍,没错,最长42年,最短32年,每个获奖人都是30、40年起步的从业年龄,就没有一个年级在半百以下的!

        “怎么会这样?”汪浩吃惊之余,忽然明白过来了什么。

        中国从事烹饪行业的何其之多,至少有几百万人吧,分到每个菜系的,也都是几十万人起步,想要获得“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的金奖,那基本上都是各大菜系的领军人物。

        没有个几十年的磨砺,谁敢说自己领军?

        这么一来也能理解。

        只不过,汪浩有些傻眼了。

        他在烹饪方面本来就没什么天赋,选择这个方向也是有投机取巧的嫌疑,可现在好了,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想要获得烹饪学的顶级认证,至少要三十四年大师级的水平磨砺。

        三十四年啊,黄花菜都凉了!

        汪浩也不用毕业了!

        想到这,他又是一阵心凉。

        还以为第2门选修课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探出去一看,才发现漫长的小道,也不知道要攀登多少年?

        盯着屏幕上打开的两门选修课,汪浩一阵苦笑。

        一边是或许能够短期出成绩的武道学,但要拼上性命危险;一边是可以安安稳稳的烹饪学,但要苦熬几十年才能摘得成果。

        就没有一个正经的!

        这是害死人不是!

        可他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手上只剩下1个学分,不够开启新的选修课。想来想去,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在这两门选修课上下功夫。

        烹饪课短期是不用想了,这种手艺活需要慢打慢熬,看来还是只有武道课能快速积累一些学分。

        绕了半天又回来了。

        汪浩无奈一叹,正苦恼怎么办,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薛天材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