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建造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章 一块砖一片瓦(1/2)
        元凌多看了刘琴儿一眼,之前只将这个从太常寺带出来的歌姬视为花瓶,而今看来却是大错特错了。这种自幼获得良好家教,又在掖庭宫这种地方吃苦磨炼长大的姑娘,岂是寻常花瓶?

        何安让刘琴儿说的无言以对。

        刘琴儿续道“何况何少监的行为与令尊又有什么关系?”

        她言辞犀利,说得有理有据。

        很多陈年旧事,刘琴儿在此之前早已记不清了。但因元凌之故,她想起了昔日许多点点滴滴,想起了自己父亲对何制的评价“一个认真的傻子”,情感有些压抑不住。

        何安眼圈儿绯红,怒视着刘琴儿低吼着咆哮道“你又知什么?他高尚,他伟大?这个家,看看这个家,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娘亲也是他逼死的,为了虚无缥缈的荣耀,为了那可笑的东西,偌大的家,弄成了这样。”

        刘琴儿显然给吓住了,一时间不知怎么说话。

        原来何制生性孝顺,他知道父亲为了讨好杨广干了不少荒诞的事情,更知道自己的父亲也想为天下百姓干点实事的。只是当时的风气就是如此,想要在庙堂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奉承杨广。

        龙骨水车至马均改良之后,经过数百年的改进,已经到了瓶顶巅峰,没有发展前景了。需要一个全新的更加实用的用具,淘汰龙骨水车。

        何稠奇思妙想,研究出了筒车的雏形。只是这种科技的大进步是需要时间,需要钱财一步一步慢慢来的。

        何稠还未成功,已经病故,临终之际都念叨着筒车。

        何制想要完成父亲的遗愿,然他并没有父亲的天赋,空有父亲遗留下来的财富,却没能更进一步,反而一点点的花完了父亲遗留的积蓄。

        当初找到刘德裕也是因为支付不起研究费用,求他相助的。

        刘德裕感念何制孝心,无偿支持。

        后来刘德裕参与谋反,何制断了经济来援。

        何制这时已到关键时候,停不下来,开始倒卖家财,四处借钱研究,就如疯魔一样,劝而不听。

        最终失败了!

        家业败了!

        要债的人踏破门槛。

        生病了,只能熬着,米都买不起!

        支离破碎。

        只剩两具枯骨。

        何安是唯一一个活着的过来人,他恨自己的父亲,更不理解自己的父亲。

        这其中的悲惨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元凌不知个中缘由,却知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开口道“那你祖父、父亲留下来关于筒车的资料还在?不管你信不信,筒车的确能够造福天下万千百姓,只要成功,利国利民。”

        何安有些小触动,这话换做他父亲来说,他是一千一万个不信,换成了李元瑷,那就不能不信了。

        大唐商王,那是何等尊贵?何况还有刘琴儿在!

        当初刘家帮他们良多,刘德裕造反前期,还特地跟他们撇开关系,保护他们。

        何安对于刘琴儿还是极有好感的,哪怕交谈的并不愉快。

        其实李元瑷的名声并不好,只是何安父母轮流去世,他守孝三年又三年,一门心思的苦读,想要依靠科举入仕,堂堂正正的光耀门楣。

        一个不知天下事的书呆子,真没听过李元瑷的荒唐事。

        何安顿了顿道“原本我是打算一并烧了去,一时没有舍得,都封存起来了。殿下想要,就拿去吧。”

        李元瑷庆幸之余,大喜过望,说道“太好了……”他顿了一顿,又道“你祖父应该还留下一些类似于工艺这方面的书札吧?你即不用,不如全部给我,将之用在刀刃之上。”

        何安略微迟疑。

        刘琴儿帮腔道“殿下不会亏待你的,你实在舍不得,我们借去备份,原稿完璧奉还可好?”

        何安摇头道“不用了,不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