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夏江村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1章 路在何方(求票票)(2/2)


        从山上往下看,下面是一片平整。但切身走在田间却是不同的感受,地势也高低错落。有小坡、小崖,也有坑地。水田之间偶也夹杂一些乱石地和旱地。

        离村落较近的地方,还有池塘。池塘边的大树下还绑着两头牛,它们正绕着圈在散步呢。

        身旁的河道蜿蜒曲折,宽的地方有五六米,窄的位置可能还不到两米。河水因河底生长着水草而看不出深浅,但肯定比山涧里深多了。

        河边偶有一些粗陋搭砌的石台阶。相隔一定距离,就挖有半米左右宽的引水渠,贯穿在河道左右的各片农田之间。

        冯时夏边看边走,其实直线距离也没有走出特别远,但因为沿着河弯弯绕绕的,约莫半小时她才走到一座石桥边。

        桥面是由一些大石块铺设起来的,表面被处理得相对平整,边缘看得出这些石块是没怎么经过精细打磨的。

        石桥两米多宽,桥下还有好些大木柱辅助支撑。

        石桥的另一端通往河道另一侧的一个大平地。平地周围,是有二三十户人家聚集的地方。

        冯时夏发现这边的房子都还是那种老式的人字形屋顶,也只有一层,并没有印象中农村那样的平顶楼房。

        这会正午的,平地上也没什么人转悠。

        一路过来,只远远看到几个田埂上的人影,并未与人近距离照过面,冯时夏也是松了口气的。

        虽然自己还没碰到什么极端对待,但是,对于自己这种非原装来说,多少内心还是有些虚的。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奇人异士人能看出些什么来。

        自己还不能做到面不改色地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间穿梭吧。这还需要更多了解这里的机会和自我适应的过程。

        冯时夏继续往前走,又过了约半小时,建在这边的房屋越发少了,只偶尔能看到一两间。

        两边的农田也窄了许多,很近就能看到山脚的坡地了。

        路也不那么好走了,越来越窄不说,路旁的杂草比之前也长得旺盛得多。

        她终于发现沿着河走这个理论虽然看起来是对的,实施起来却又不太一样。

        比如现在,自己就貌似已经走到了大山再次靠拢的位置了。之前就隐约听到有水流冲刷声,还好奇咋回事呢,怎么都没想到河流会突然就不见了。

        好吧,不是不见了,是掉下去了。

        冯时夏走上前去,面前是一个断崖,河流在这里形成一个瀑布,约莫几米高,所以田埂只开到近前,曲折着又绕向山脚,再没有往前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