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民国当校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0章 生物老师来报道(1/2)
        “私立华夏大学?”蔡远裴一愣神,恍然大悟“原来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这个事也跟你有关系啊,程诺啊程诺,你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本以为你是名理论家,没想到还是位实践家啊。”

        作为民国首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教育总长,也就是如今的教育部长,蔡远裴对民国教育是最有发言权的,一辈子也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教育事业而奉献。

        虽然与袁大头政见不合后,他就辞掉了教育总长的职务,但蔡远裴的目光重点也因此转移到了较为糟糕的大学教育上,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回到大北大学担任校长,一步步改造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原本蔡远裴还在担心,程诺会不会像那些文人们刷足名声,好跻身名流过上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没想到他还有如此志向,饶有兴趣道“你把建这所华夏大学的打算跟我说一下,我也好给你出谋划策一番。”

        程诺在打了个腹稿后,一五一十介绍“眼下华夏积贫积弱,我想着建一座理工为主,文农为辅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可以发展实业搞活经济,还可以造枪造炮保卫华夏;而农科则可以培育高产农作物,养活四万万同胞;至于文科,则可以启发民智,宣传新思想。”

        按照当时民国课程的划分,主要有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共七大学科,程诺的学校第一年开张,肯定不能一口气吃个大胖子搞个全类,只能是挑重点的弄。

        “不错,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学校的发展确实有个突出点,做成绩也相对容易不少。”蔡远裴点点头表示赞同观点。

        这时候程诺注意到谭希洪眉毛轻皱,有几次想说话又止住了,有点好奇问道“不知道谭兄有何高见,说出来我也好对这个规划进行查漏补缺,争取把华夏大学办得更好。”

        谭希洪一反刚才活跃的样子,而是沉默了一会,才向程诺问道“不知道华夏大学从哪里招理工农老师,就我所知,这方面的人才民国也是紧缺的很呐。”

        其实程诺对这个问题也苦恼了很久,要说文科方面,民国的大师们那都没话说,个顶个有才,可把理工科拿过来对比,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早期的理工科教育实在太艰难了。

        程诺苦笑地摇摇头,无奈道“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准备先聘请一些洋人来当老师,等学生们都成长起来再挑选一部分好苗子留校,一步步培养。”

        “那你看我怎么样,我想去你们学校当一名生物老师!”谭希洪突然有些兴奋“刚好我从法兰西留学回来了,正想为华夏做一番大事业。”

        程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他印象里,谭希洪应该只是名同盟会的一名普通成员,给大学生上课可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行啊,难道想在学校发动一批新成员?

        谭希洪见程诺不说话,以是答应了,正想着给他安排课程,谦虚道“其实不教生物也是可以的,农学是我本行也可以教,我有法兰西图卢兹大学农业和国家博物学两个硕士学位,只是我在大学期间对生物学也好奇,自学了他们的课程,可惜考试冲突没能再拿一个学位。”

        “哈哈,程诺如果你不要,将来我可要把仲逵带到北平去。”蔡远裴泯一口茶,替谭希洪介绍道“仲逵虽然在这有些不着调,不过学识还是有的,国人教国人还是方便的多。”

        北平,大北大学,生物、农学、图卢兹大学、江浙大学……

        程诺脑海里突然浮现这几个大字,将其串联一来,他终于知道谭希洪是谁了,那真是自己大学捡到宝了啊。

        不说这个年代海外留学拿到双硕士学位有多难,只说这个建校于1229年的图卢兹大学,在20世界60年代末拆分成三所大学,每个还都能在世界排名上靠前,足矣说明这个大学有多厉害。

        至于这个谭希洪,也是历史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