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各自东西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十九章 成婚礼(1/3)
        等这两桩事过了,太子的婚事也提上日程。刘嫖告诉她,日子已经定了。因为是皇帝指婚,纳采、问名、纳吉都是一并的。

        陈晨还没有心思去纠结这三个词是个什么意思,只来得及为自己忧心,宫斗副本就要开启了吗?她还没有准备好啊!她这点被人夸的冷静机灵可都是年龄和刷剧经验,真枪实弹的来她玩不过的啊。

        然而忧心忡忡已经没有用了,专门来教习婚礼礼仪的嬷嬷说的话她觉得自己很多都听不懂,着才知道平时她的礼仪有多荒废,也知道原来这个流程这么复杂。

        纳采、问名、纳吉她是大概明白了,就是求亲,然后问了名字之后拿去占卜吉凶,这是皇帝定下的亲事,占卜也就是走个流程,自然没有人敢给出什么不吉利的说法。所以就是相当于拿着见面礼来陈府,告诉他们两人占卜结果有多么般配适合。

        这三项都用不着她出面,她爹娘去收礼拜谢就行,刘彻都用不着过来。只遣使者持节来办。

        她倒是在使者走后出去看了下礼物有些什么,不愧是是皇家的婚礼,虽然皇帝并不奢靡,但是这见面礼是一点没省,璧玉、马匹、束帛,辎车、粮食,黄金数箱,还有雁、鸳鸯等动物,物品上都各有赞文,她拿起其中一个看了“鸳鸯飞止须匹,鸣则相和”。大致就是说些吉祥的寓意。

        这样,婚礼也就算定下了,后面就是纳征,也就是真正的聘礼,还是使者来送,她偷偷问聘礼大概有多少,刘嫖看了她一眼“此事你无需担心,礼仪可都记住了?”

        陈晨苦闷的摇摇头“太难了,你找个人领着我吧,我是在记不住了。”这个站位太复杂了。

        “你!该用心的地方不好好用心,要是大婚上言行不当看你如何担待!快继续学。”

        “······是······”

        回到她的小院,嬷嬷已经等在那里了,“奴婢见过太子妃,这礼仪可能记住了?”

        陈晨茫然地摇摇头。

        “那请随奴婢再学一次。”

        “纳征、请期、告庙之后便是醮戒礼,次亲迎。太子与太子妃均受醮戒,四拜父母,受戒导,太子妃在府中,太子则在大婚当日,于未央宫前殿行皇上醮戒太子,而后着冕服乘轿出宫。太子妃服翟衣,待太子至,太子妃出阁要南面立,立于妃母下,其后······”

        陈晨求饶“嬷嬷,能不能让一个女官引着我,我辨不清方位······而且我还带着盖头呢,也看不清啊,不得有人领着吗?”

        “太子妃所说盖头为何物?”

        “嗯?没有吗?”说起来,那日三公主嫁来府中似乎是真的没有盖头,只是她对中式婚礼盖头的印象太根深蒂固了。

        嬷嬷又劝导“太子妃,自然是有人引导的,但是太子成婚礼数周严,太子妃不能不熟悉了。”

        “我知道,但是这个站位和方向以及路线我实在弄不准,有人领着我就行。”

        又是几次强化才终于放她休息了。她累的都没有时间伤感担心。

        第二天嬷嬷进了屋,屏退了众人,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

        陈晨正奇怪,嬷嬷却把书绢交给她,陈晨接过来打开一看,“啪”的一下赶紧合上了。居然是······春宫图。

        嬷嬷笑笑“太子妃既为人妻,当知如何侍奉夫君,通人事,方才不让夫君厌弃为难。太子妃不必羞涩,此为常事,女子婚前都由专人或是母亲教导。”

        道理她知道,可是问题是这个她懂啊,有些言情小说写得相当露骨,多看了几本差不多就知道大概了,这种事她四下好奇可以看,但是要和人面对面讨论的这种形式怎么都觉得奇怪不适应啊。

        而且“太子年龄尚小,恐怕不适合。”

        嬷嬷一脸诧异的表情“汉朝男子十四岁成婚的也不在少数,而且皇室男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