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杜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五章 春水洪泛,杜娥难归(二)(1/2)
        又一次,谈到一半话就被打断了;又一次,看了一阵人就已离开了。

        掀开车帘,盘木青随着她进了车箱里——四尺见方,窄小一隅,挤不下大小三人。

        一时间沉寂,只有车轮和马蹄的声响传来。

        “盘哥哥?”揉过惺忪的眼,不再假寐,杜瑜若试探着问,打破了车厢中平静。

        青年书生一时僵住,这从未听过的称呼,让他忘记了言语。

        却不想,那八岁的孩子抬起头,认清了人,又看一眼自己母亲,眼神中的神色由欣喜转向暗淡。

        “盘哥哥,请回吧。我娘亲不愿与你同行。”

        ……

        那边话说完,这边,杜安菱噗嗤一笑。

        而那书生木青,却涨红了脸。口中念叨着“先生训诫”,却一直,没有凑齐完整的句子。

        “盘哥哥,请回吧。”杜璞若再次开口。

        而盘木青终究是集齐了词语,深吸一口气,训诫道“先生说过‘知恩,感恩,谢恩,报恩,而人之相与也善’。小生方才,以乘马之力助尔等脱困。君不知谢恩而赶人,何道为?”

        却不知,杜璞若却一偏头,从坐垫下翻出一本书,指点着上面的文字,一本正经“盘哥哥,‘夫恩之报也,不求于一时’,你那恩情,却不应是靠同乘一车为报的吧。”

        “或者,是你想赖着我娘亲?”

        ……

        一语毕,车里一片寂静。

        盘木青自然是想要反驳的,但一时又不知道应如何反驳。看着强忍着笑的杜安菱,他心头微动。

        体态纤柔,神采摄人,加上那女子中少见的才华,不娇不躁的性子,她那样特殊。

        他知道,她过去是那种被养在花楼中女子。

        但,他不介意。

        看向那八九岁大的孩子,他笑了——还记得那天,京师城门,他总是避着人。难得一回开口,就是长篇大论,丝毫不弱于他这个比他大八九岁的的他。

        他很好奇,他是如何学的文。

        却更好奇她的母亲。

        ……

        “瑜若,休要无理。”

        看着盘木青并没有离开的意思,杜安菱眉头皱起。劝过了自己儿子,一双眼对上了书生。

        “今日多谢了。”她道。

        “姑娘不必言谢。”他说。

        “你本不应跟过来。”她叹。

        “来寻妳,又怎有不应。”他言。

        “今日还乡,我应是闲居终老。”她说。

        然后,对上了他的目光“你本是寻师交友。本应是萍水相逢,一别不再会;奈何又百里追来,久留难相别——少年人,勿将光阴耽搁!”

        盘木青低下头,苦笑。

        她怎么知道自己的苦!

        ……

        还记得那天,一壶酒,便相别。

        她不知什么时候就远去了。他只知道,她的目的地是丛山。

        忽而心中有些失落。

        那时,他发觉了。

        那种失落他经历过。五年前,一直照顾他的丫鬟佩环被家人赎回,他伤心了好几个月。

        那之后,佩环的笑颜多次在他梦里出现。可,清晰的面孔逐渐模糊,秀丽的身影愈发虚无。

        那之后,他又见过她——可那时,她已经嫁给一位酒楼里的小二。

        一次出游,偶然相遇。她看到了他,他也看到了她。就在那京城小巷,他们不再是主仆。相对而视,没有言语。

        她的身材不再柔美,略显得粗壮了;她的手也不再光滑,而是布满了纵横的纹路——仅仅一年多啊!

        那天,他脑海中的幻想,破灭了。

        ……

        他知道,自己对佩环动了心。

        可最终,是凄苦的结局——再会后,又过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