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漫春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004 说医(1/2)
        韩家虽然是雍州的士族,可并不过分奢靡铺张,园子的亭台楼阁虽然华美精巧,但那也只是祖上留存下来的,韩母年纪老了,大公子又在外任职,如今家里的一切都是韩义晞来打理,韩义晞性子本不喜浪费,因此府里一切事情都是以从简质朴为上。

        自从去年念月嫁人后,韩义晞身边贴身侍候的婢女便只剩了吕宛秋一人,韩母本想给他再添一个侍候,都被韩义晞推拒了,韩母知他性子,也就不强求,想着再过一年他娶妻时再添也不迟,便由他去了。

        吕宛秋是韩母选中的,那年自爹去后,继母便以家中支柱倒了无力养活为由将她和幼弟赶了出来,在这个乱世,这些事情旁家也不是没有的,所以即使邻里不忍,可说的又是事实,别说是继母了,亲生母亲活不下去了也不得不抱子弃草间,便也没人管这事。

        吕宛秋便带着幼弟来甘云投靠姑母家,姑母一家虽然和善,可这世道谁家活得不艰难呢,何况姑母家本不富裕,不过是不忍他们无处可去罢了,吕宛秋为了不使姑母难做,便和同郡的人到韩家来应选婢女。

        将所得的银钱都给了姑母一家,吕宛秋只求姑母将幼弟抚养成人,姑母含泪保证应承了下来后,吕宛秋便离开了幼弟,在韩义晞身边成了他的婢女,如今也快两年了。

        走到方才的白石桥,桥下的流水鲤鱼成群,正在水草间嬉戏,几株旱柳植在水边,正是春风摇曳,婀娜无边。

        吕宛秋望了几眼,心想若是不出去,这样幽静的园子谁又能想象得到外面的世道之乱呢?

        走过了石桥,三公子韩义尧起居的院子便在前方不远。

        苏元稚正在院中晾衣,见了她来,神色便有些复杂,她跟吕宛秋一同被韩母选中,韩家是此地的士族,名声向来就好,韩家三个公子又是众人口中的君子如玉,无论是容貌还是品性知道的人都要称赞一声。

        所以她当时也曾窃喜不已,比之其他没选上的,她和吕宛秋实在幸运太多。

        可不知是太贪心了还是她嫉妒了,有了温饱之后,她开始想得到更多。可无论是二公子还是三公子,对吕宛秋都比对她重视得多。

        吕宛秋是二公子的婢女,他对她好,她也没什么可说的,可三公子也对吕宛秋好,便让她有些心里微刺。她们两人,都是同郡之人,若论样貌上,她甚至还胜过吕宛秋一些,论到伶俐应变,她也比吕宛秋做得更好,所以她不明白,为什么三公子偏生喜欢她多过自己?

        垂下眉眼,她抖了抖衣裳,等吕宛秋跨进院门,她的脸上便带了丝笑“宛秋。”

        “元稚。”

        吕宛秋朝她走过去,苏元稚见她手中拿着本书,笑道“二公子让你来送书?这是什么书?”

        其实她也对吕宛秋识字这事情有些奇怪,虽然听说吕父也曾识过几个字,可那毕竟不是正经的拜过门下读书的,只是吕父年轻时放牛在隐居的学者处偷听过几年讲学罢了,但即便如此,能识几个字的人也是值得人高看一眼的,这也是苏元稚心里的刺痛,因为她不识字。

        吕宛秋便笑了笑,望了书名一眼“这是《脉论》,一本医书,三公子最近不是对医书感兴趣吗,这是刚找来的。”

        苏元稚勉强笑了笑,指了屋中说“那你拿进去吧,公子最近痴迷得很,还问了我很多乡间的事情,对那些各种植物真像着了魔似的。”

        吕宛秋便不多说,微笑着转身走进屋去。

        韩义尧正在就着医书辩别着他刚才采摘的几株植物,见了宛秋进来,他连忙放下医书,笑道“宛秋,你怎么过来了?”说着看见她手里的书,欣喜得站起来说道“这是《脉论》?二哥真找到啦?”

        吕宛秋先是屈膝给他行礼,又见他双眼都像发了光似的,也有些讶异,因为三公子拜在大儒门下读书,她还以为对医书只是一时的感兴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