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璧合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三章 论勇(1/3)
        两年之后。

        秋末时节,黄州的蓬草长得更高了些。这种极有韧性的植物在北风的打磨下没有折腰屈服,反而更加刚劲有力。

        黄州军营比起两年前坚固了些,营外围好多层围栅,被士兵们削成了剪头的木桩被一根根打在泥土中,烧焦的尖角处在日光的照射下泛着黝黑的光泽。

        在一处不大不小的营帐中,周隐正在饮酒,并打好一局棋谱。

        她的两颊比起两年前略微丰满了些,看来在军中养得不错。深秋时节天气已经较为寒凉,徐鸣知道她的身体不比这些习武之人,便早早地送了她一件狐裘。

        她内搭那件黛青色衣衫,在肩上披着雪白色狐裘,望着面前棋局皱眉深思。

        张幼珍自帐外掀帘而入,看到周隐这副模样,不由得“啧”了一声“明堂,你的酒量是越来越大了。”

        听到张幼珍的戏谑,她才从那局棋中回过神来,凝视着杯中物,不由得羞赧一笑。

        周明堂爱酒,已经成了这黄州军营中人人皆知的事情。张幼珍倒是不顾及她颜面,继续打趣一句“若是又喝醉,可千万别想让我再为你挡风了。”

        此时也是有些渊源的。

        徐鸣继位后便与韩冲反目,周隐也为两者之间的几场战役出谋划策过,在一次庆功宴上,她一时兴起,不顾陈裕卿的阻拦连喝了三大白,结果自然醉得不省人事。张幼珍和陈裕卿一起把她扶回营帐里,走到帐门处时,周隐不知又是发了什么神经,死死拽着帐帘不肯撒手。陈裕卿是粗人只会和她用力拉扯,结果一个不小心,把挡风的帐帘整个拉了下来。

        那时是寒冬时节,陈裕卿把她放下之后就去找备用的帘子。张幼珍看周隐平时瘦得向芦柴棒一般,被寒风一吹准得着凉,便趁着陈裕卿去寻帐帘的时候站到了门口处,大张双臂,替她挡了半个时辰的冷风。

        结果周隐没有着凉,他倒是着凉了。

        张幼珍一提起这件事,周隐面上又是挂不住,连连说到“张丞相挡风之恩,周隐必结草衔环以报……”

        他听了这句话扑哧一笑“我哪用你结草衔环?只要替陛下多出些计策就好。”

        说罢,他低眉望向她摆下的那局棋,捻起白子来思忖片刻,落到了棋盘的一处。

        周隐被心情和他对弈,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她出声道“陛下真是糊涂。”

        张幼珍听到这句话没有立即反驳,反而抬起眼来,满含笑意地望着她。

        她絮絮叨叨道“这话我也只敢对你和陈裕卿说,先前和韩冲撕破脸皮本就是失策,如今打起来了,好不容易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把韩冲打到了长江那边去,居然还不收手。且不说穷寇莫追,我们囤这么久的粮食养这么多的兵马是为了干什么,不是为了打倒那个施行暴政的朝廷吗?如今空耗兵力,待到朝廷大军再次打来的时候,他还能守住这黄州吗?”

        张幼珍垂目,把眼底的那些思量隐去,只是出言道“明堂,慎言。”

        周隐深吸一口气“是我的错。”

        一阵沉默的气息在帐中缓缓蔓延开。

        过了一会儿,张幼珍干笑一声“罢,先说个好消息吧,吴王殿下攻下和州了。”

        自那日陈裕卿救驾有功,自述身份后徐鸣感念他的情谊,便主动提出封他为吴王。

        张幼珍观察周隐的反应,发觉她面上并无波澜,便了然的一笑“又被你预测到了?”

        “和州兵力本来就弱,陈裕卿若不能打胜仗才是奇怪。”

        “好,好,好,什么都逃不出周军师的预料,”张幼珍将手伸进袖口,“不过这一件事,你一定想不到。”

        她抬眼,好奇地问道“什么事?”

        他得意洋洋地张开袖中那幅家书“我夫人前几天给我添了个大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