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带孩子的苦逼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五章 那些年我们学的唐诗(1/3)
        对于学堂的事务,林诗诗上手的还是比较快,因为这个村庄比较偏僻。上学的孩子不多,年纪有大有小,水平参差不齐,林爷爷多数还是教孩子们基本的读书写字。

        村子里的人多数时间都是忙于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许更多的人根本都不没有学习过,也没有时间去了解。

        因为战乱频发。很多人很早就失去了生命,能够安定的生活就是人们最大的愿望,也就没有精力去关心读书学习了。

        看着学堂里的孩子,林诗诗觉得他们能够在这里学习,其实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因为林爷爷讲解的非常仔细,大多数孩子都能学会。林诗诗坐在最后一排,看着孩子们听的聚精会神。

        林爷爷教孩子们读课文,大家也都读的很认真。

        只是那两个年纪最小的小朋友虽然摇头晃脑似乎在跟着一起读,可是确没有发出一个声音。

        林诗诗悄悄的走过去,坐在他们旁边,看着这两个小包子脑袋晃得挺认真,但是却根本不知道大家说的是什么,更别提一起读了。

        想一想也是,这样的课文对于这两个四岁和六岁的孩子显得有些长了。

        林诗诗想到了以前自己在儿童时期学到的古诗,儿歌之类的,句子短小,朗朗上口,可以试着给他俩念念。

        于是林诗诗便拿起了笔记本,将自己熟悉的写了几首下来,放在了俩个孩子面前。这两个小朋友看到了,觉得很新奇,看得十分起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六岁的大狗识字比较多,一看就会念。他轻轻的念出声,看着林诗诗,林诗诗对他点了点头,表示他读的没有错,他便开心的笑了起来。

        林诗诗又给他讲解了一下这首诗的意思,说的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鸟儿的欢鸣。昨夜听到风雨声,庭院里的花儿落了多少呢。大狗点了点头,又对着笔记念了起来,貌似很喜欢。

        这时一只白皙的手伸了过来,拿起了那个本子,林诗诗抬头一看,原来是张子文。这时正好下课了,他看了一遍,说到,“这诗是在哪里发现的,我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是你自己写出来的吗?”

        林诗诗心里想到,你当然没有见过,因为这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写的。不过这个却不能说出来,林诗诗也不想说是自己写的,不然原诗人看到了肯定要骂她侵权。

        于是林诗诗便微微一笑,说到,“这个是以前我无意间在一个不知名的诗集上看到的,估计是哪位诗人私下里自己写着玩的,我看着很喜欢,便记下了几首。”

        张子文听了,点了点头,说到,“写的很别致,跟我读过的都不一样,如果你还有能帮我抄一份吗,我也十分喜欢。”

        林诗诗听了,感觉自己是不是无意间不小心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她想了想,哈哈笑了两声,说到,“好啊,我记的不多,能写下来的就抄给你吧。”

        “什么东西,我也看一下。”小胖子也凑了过来,这个最喜欢凑热闹的话唠拿起本子就读了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什么诗,我怎么看不懂?”

        林诗诗哭笑不得,为了避免他又闹出来什么新麻烦,连忙从他手上夺过笔记本,说到,“你当然不懂了,你的兴趣估计都放在吃上了。”

        “这是我的。”大狗又把笔记从我手里拿过去,抱在怀里,说到,“林姐姐,你说过这个是给我写的吧。”

        林诗诗微笑着对他说到,“当然,你可以自己慢慢读,如果不会的可以来问我,我教你。”

        “什么东西,我看看。”林爷爷也走了过来,小包子把笔记本翻开到那一页,递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