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末之万钧之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五百九十三章 结束,开始,不说再见(2/2)
当,当,当……

        钟声响起,天还未亮。

        丧钟为谁而鸣?

        姜万钧陷入了思考之中。

        李恪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李恪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走在石板路上。耳中忽然传来了低沉的挽歌。

        放眼望去,整个世界一片素白。

        披麻戴孝的卫士,用一副看死人的眼神看着李恪。

        到处是哭泣声。

        怎么会这样呢?

        李恪想不通,自己怎么就成了害死皇祖父的凶手?

        想想不久前那几位皇叔嘴脸,李恪心里哇凉哇凉的。

        太狠了,那几位皇叔真是一点脸都不要,在一个小太监稍微暗示一下之后,翻脸就把他给卖了。

        李恪不知道他那位便宜父皇打算怎么处置他,圈禁,一杯毒酒,还是三尺白绫?

        成千上万人同时大哭,这种场面李恪是第一次见到。

        哀伤的气氛使得他不需要酝酿,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走到灵堂前,李恪扑通跪在冰冷的石板上,鼻涕眼泪喷涌而出。

        在他的前方不远处,太子李宽跪得很直,明明看上去单薄得弱不禁风,但却给李恪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李恪不敢乱看,只敢小心翼翼的用眼睛的余光去寻找父皇的身影。

        然而让他失望了,皇上不在。

        有传言说,皇上听说太上皇的死讯,吐了三口血,一口血能装一脸盆。

        大唐自诩以孝治天下,一个出名的孝子不仅会受到所有人的尊重,而且还可能被举荐为官。

        “孝”与“不孝”已经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关系到仕途利益。

        用大宁帝国皇帝陛下的话说,一旦涉及到利益,任何东西都可能发生变质。

        这不,李恪就被上了一课。

        “殿下,皇上也是没有办法。这里不是中原,大唐在这里根基浅薄,稍有差池就可能让大唐陷入万劫不复。陛下也心疼殿下,可那些大臣们不死心,一直逼陛下处置殿下。

        不过殿下放心,陛下是绝对不会妥协的,陛下说了,妥协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所以殿下这些日子一定要忍耐,千万别捅娄子。

        熬过了这一关,最不济就是送您回长安,继续做您的逍遥王爷。”一个小太监悄悄走到李恪身旁,轻声交代道。

        “公公放心,恪懂得。”李恪哪里不懂,这分明是让他配合着演好这一出戏。

        不过已经不重要了,无非就是一死嘛!

        ……

        洛阳,姜万钧听完了底下人的汇报,淡淡的叹了一口气。

        李恪死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头撞到了李渊的灵柩上。

        姜万钧就在想,如果李恪也能够穿越,他将会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或许也会很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