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风剑在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章 傲气少年登擂比武(1/2)
        清风的剑,是天下最利的剑。

        这是杨清风的师父每天必说的一句话。

        “师父你会武功吗?”杨清风挥舞着宝剑问。

        “哎哟,师父连翻跟头都不会。”

        他师父确实什么都不会,但杨清风还是称其为世外高人,因为只有高人才能教出他这么优秀的徒弟。

        “师父你是天下第一,我是天下第二。”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想“我才是天下第一。”

        “风儿天下第一,风儿天下第一。师父是纳鞋天下第一。”

        三角眼,细短眉,茄子脸,大脑门,红鼻子,瘦老头。这是杨清风对师父相貌的描述。

        他敢当着面说,不止当着面说,还得让他师父承认。

        “呵呵呵呵,很形象,很形象。风儿俊俏的模样举世无双。”

        “哼。”昂起头,背着手,迈着四方步围着院子骄傲的走一圈。

        “明天我要下山,行侠仗义。”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显底气不足。

        果然,师父停下手里的活,眼睛吊起,语重心长的说“如今天下不稳,武林大乱,朝廷善恶不辨,武林门派正邪难分,此时不宜行走江湖。”

        这些话杨清风已是倒背如流,也把眼角一提,脑袋一晃,手一摆,插嘴说道“北有阴阳邪教抢夺别派武学,南有大明王朝东厂锦衣卫限武。在那辽东半岛,碧眼族虎视眈眈。此动荡不定之时局,还是待在家里为好。”

        “鬼小子,穿上试试。”

        “风哥,风哥。”村里的王小小趴着门缝轻声喊。

        “师父,我回来试。”

        一溜烟似得跑出家门。

        “风哥,你剑呢?”王小小低着头说。

        王小小,村里一般大的孩子里个子最高,身材最壮的一个,偏偏叫小小。杨清风时常怀疑他是为了能和自己混谎报了年龄。

        “哥还需要剑吗?知道什么叫吹花夺命,折枝伤人不?”

        “可我们是去比武,没剑怎么比?”王小小说话总是那么直接。

        “老计策。”

        二人相视一眼,嘿嘿的坏笑。

        “大叔,杨清风掉河里了。”王小小喘着粗气对杨清风的师父说。

        “啊?快走,快走,哪个水洼啊?哎呀,这孩子不让人省心哟。”

        一盏茶后杨清风抱着剑坐在破庙的台阶上闭眼打坐。

        “风哥,你师父是不是脑子不好使,这招用过这么多次,他还上当。”杨小小跑进破庙无力的瘫在地上。

        “走!”清风拂过,一缕头发被风吹起,遮住了他的眼睛,还真有一丝江湖人的味道。

        北平府,幽州之地,北枕居庸,南近中原,人杰地灵,几朝古都。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应天府,将二十三子分封各地,在北平坐镇乃其四子燕王朱棣。

        此人雄才大略,施政有方,把燕云之地治理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各地限武令皆异常严苛,持利刃行路者,轻则丈刑,重则发配。北平府却截然相反,不但无过,反而每年夏伏冬至俩季在城中设擂台比武,奖金有千两之多,各路武林中人如期而至。

        此时正是伏擂,城中异常热闹,小商贩挑着扁担翘着嘴角,哼唧着小曲小调,不用问这是赚着钱了。巡防士兵穿着银盔银甲,威风凛凛,腰间悬挂雁翎刀,刀把朝后,有太平之意。

        杨清风和王小小就是奔此次比武而来,二人走在繁华的北平府街道上童性大起,东瞅瞅西望望,说书唱戏,打把势卖艺,五行八作,人生鼎沸,好不热闹。

        一路走,一路玩,来至菜市口大街设擂处。

        杨清风骑着王小小肩膀向擂台上观瞧,见一人使刀,一人使棍,打的难解难分。使刀之人约摸三十多岁,刀法刁钻,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