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有点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五章 早朝风云(1/4)
        奉天殿。

        早朝。

        文武百官依序而列,一个个朝服锦绣,象笏铮铮。

        时任内阁首辅商辂就靖州苗乱及建州女真犯边造祸之事作了陈述,奏请出兵征讨以示天威。

        众朝臣一致附议。

        朱见深点了点头“诸位爱卿,这打自然是要打的,但怎么个打法,朕想听听各位的意见,谢爱卿,你先说说罢。”

        被朱见深称为谢爱卿的便是新晋恩科状元谢迁。

        能被皇上首点,自然说明皇上对这位新晋状元抱有厚望。

        谢迁现在的职位只是个翰林修撰,本来早朝都没资格参与的。

        但身为状元自然有几把刷子,对靖州苗乱和建州女真之奏章就出自他之手。

        虽经商辂上奏,但一贯爱才的商辂也不是那种越俎代庖的人,想着如此重要的奏章上呈之后,免不了还要进行廷议,自然就把他拉了过来。

        谢迁也不含糊,当即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躬身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若朝廷两线同时出兵,自负担甚巨,且时值隆冬,北方苦寒,大军若动,补给自需翻倍,甚难以为继,不若先聚全力解靖州之困,待开春后再挥军北上,当可一扫女真之霾,事半而功倍!”

        朱见深颔首大赞“嗯,爱卿此言甚是,朕深以为妙,诸位爱卿,所见若何?”

        一众朝臣自是齐齐点头附议。

        朱见深见状,拿定了主意“那就这样定了,着湖广总兵李震,即日起整军备战,朕给他三个月时间,擒获祸乱魁首,镇安靖州!”

        “吾皇圣明,万岁,万万岁!”

        众朝臣齐齐持笏躬身而颂。

        朱见深心情不错,笑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奏的吗?”

        话音未落,一个小个子朝官从商辂后面闪了出来“微臣有本要奏!”

        朱见深定眼一瞧,微笑着点了点头“万爱卿啊,你有何事要奏?”

        原来这人正是内阁成员万安,四川眉州人,进士出身,虽然身材矮小,却是个极有能量的人,这种能量不是源自他自身的知识储备(能考中进士自然也是牛掰得很了),而是源自他那种天生般的交际能力。

        明明是四川人,他却能找到门路与当今朱见深最宠爱的万贵妃扯上亲戚关系,而万贵妃却是青州诸城人(今山东潍坊诸城),从地理角度来讲,这自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但令人诧异的是,他还真的得到了万贵妃的亲自确认,说这确实是她的远房表亲,可想而知,有了这道关系,爱屋及乌的朱见深自然也对他恩宠有加,万安想不发达都是不行的。

        “微臣要奏之事,便是要弹劾新晋东宫教官刘健!”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莫不大惊,心想人家刘健又没招你惹你,何况让刘健去做太子老师的正是皇上自己,是经过长期的审查并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的,这家伙忽然弹劾刘健,这是要整什么幺蛾子?

        朱见深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万安,你为何要弹劾刘健?”

        “微臣入宫前方得知,刘健居然带着自己的儿子刘东一起进了东宫学房,微臣实不知刘健怀有何等心思,望陛下明察!”

        众朝臣一听,倒也觉得万安说得没错,东宫学房乃国之重地,够资格陪太子读书的都是皇家子弟,这刘健是哪根脑筋搭错了,居然敢把自己儿子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带进去?

        说轻点这是以权谋私,说重点,他这是为自己的儿子在铺路,有着不可告人却显而易见的目的!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带自己儿子进宫陪读,但历代以来,还没有哪位讲官敢这样做,原因自然就是上边所说的,谁也不愿意也没能力去承担这样的嫌疑。

        刘健如此聪明的人,怎么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朱见深一听就明白了万安的意思,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