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绑定一个暴兵神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十一章 太空船舶厂(1/2)
        元初星的开发进行的如火如荼。

        方元只是进行了关注。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知道元初星可是需要20亿人口。

        只使用培育室,要让元初星人口达到饱和,至少需要50多年的时间。

        但同时,一些科研人员也开始了对培育室的研究。

        这样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夫妻对繁衍下一代的需求,另一个则是即将进入星际时代,对人口的需要。

        在方元的设想中,来自托里奥号的培育室,将从扩张人口的需求中解脱出来,专门成为军事,科研方向的培育中心。

        而对人口的需求,则寄希望于科研人员能够研究出类似培育室的系统来。

        当然,多利亚已经明确的告诉过方元,知识灌输和极速成长是现阶段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唯一指望的,就是两种基因片段合成细胞,最后在诞生生命的技术。

        这一技术,即便失去极速特性,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就算需要几个月到一年,才能得到一个婴儿。

        虽然还要用十八到二十年的时间进行集中的培训,但如果能在多个地区进行规模化培育,也是了不得的数量了。

        当然,这一切都还刚刚开始,婴儿培育不成问题,关键在于生成基因片段的细胞,并融合及发展为胚胎的过程。

        这可能需要几年的研究,才能出现成果。

        话题回归,元初星的殖民进入正轨之后,方元需要开始的最大工程,就是太空船舶厂的建设。

        为元初星的移民工作让步,推迟两年后。

        始源15年,船舶厂正式在距离始源星20万公里外的太空之中开始建设。

        说是船舶厂,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巨大的工厂联合体。包括冶炼,锻造,加工,成型,最后才是船坞上的建造。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光是船舶厂的主体,就有一百六十多公里长,还不用说附属工厂的群落,加起来总共有三百多公里。

        方元已经不是第一次乘坐飞船进入太空。

        元初星第一座城市破土动工的时候,他就搭乘飞船到过元初星。

        这是第二次进入太空,却是为了视察第一个太空中的工地。

        作为进入星际时代重要的一环,太空船舶厂的建设工作不容忽视。

        飞船缓缓的在一片繁忙的工地中飞行,与地面工地不同,这里施工的,大多都是机械臂。

        数米甚至数十米粗的机械臂,从一艘艘工程船上伸出,将巨大的钢铁结构组装到一起。

        来来往往的运输飞船,让这片太空看起来更加的忙碌。

        “阁下,您现在看到的是冶炼厂,每天可以提炼一千三百万吨的金属。”

        建设负责人,站在方元身后,两人面前是一片巨大的观测窗。

        “这个冶炼厂建成,对于始源星的需求会大大的减轻,后续工厂的建设也将大量使用冶炼厂的金属。”

        “嗯,建设进度怎么样?”

        方元看着这个已经成型的巨大钢铁建筑,与看到的效果图已经差不太多。

        “墙体建设进度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预计三个月后就能完工。不过后期还有许多工作,比如安放重力源,管道铺设,通讯设备安装等。预计完工还需要一年。”

        方元点点头,进度很不错。根据规划,这个造船厂的建造时间是十年,短短两年多时间,就有一个附属工厂能完工投产,真的很不错。

        “你们抓紧施工,我回去之后会让船舶厂加紧生产筛矿飞船,争取施工完毕就能投入使用。”

        “好的!”

        飞船好像漂流一样的缓缓飞行,经过一个个附属工厂。

        每一个工厂完成的顺序都经过缜密的安排,用以保证整个船舶厂的建造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