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雍王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 自废武功(1/2)
        如果父亲不知道他们,那凭什么要用这个信封来寄信呢?

        对此唯一的解释就是,父亲非常信任提早就预备好这个信封的人。

        能让父亲如此信任的人,只有太爷爷和爷爷了。

        从这一点上,谢流云再次印证了自己的判断,信封肯定与太爷爷和爷爷有关。

        谢流云继续着自己的分析,他拿起信笺,看着上面父亲留给自己的话。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父亲已经预感到自己会有危险了,才会嘱托自己寄信。

        谢流云并没有弄懂信上两句诗的深层含义,单就字面的意思他是懂得。

        不过他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特殊时候,寄出的信肯定是告知对方,自己遇到事了。

        谁也不会将自己的事情告诉不相干的陌生人,这是人之常情。

        遇到事情,特意相告,不是求助之意又能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这点,谢流云相信自己的判断是不会错的。

        既然这样,谢流云非常不解,父亲已预感到自己可能会出事,那他为何不早早寄出这封明显是求助的信呢?

        自己势单力孤,不能躲避即将到来的灾祸,那及时向外界求助,以化解危机,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吗?

        同样令谢流云不解的是,父亲为何不直接告知自己详情呢?

        即便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也终好过这样什么都不知道。

        对于父亲的失踪,谢流云感到无能为力,不知从何处下手去努力。

        父亲寄希望于自己能主动发现他留下的东西,可是如果自己一直没有发现,那他岂不是白费苦心了?

        一件希望如此渺茫的事情,父亲非要坚持如此去做,可见他所遇到的事情一定是凶险万分的,否则不会如此谨慎。

        现在,父亲让什么都不知道的自己来完成寄信的事,让谢流云感到无助的同时,也感到非常无奈。

        想不通此处,索性就不想了,谢流云看着信封上“谢淳于”三个字,思索着。

        太爷爷或是爷爷在信的落款处写上这个名字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这是老人的有意为之,还是遵守与谁的约定呢?

        百年前的约定,到现在还能有效吗?

        一系列的疑问在谢流云的心中盘旋着,让他感觉自己像是被几百斤重的东西给压住了,有些喘不过气来。

        面对着这封奇怪的信,莫名其妙的留言,父亲的无故失踪,这些事情都让谢流云一下子颓废的坐倒在椅子上,感觉浑身没有一点气力。

        不知道过了多久,谢流云才渐渐的恢复了一些生气。

        他强打起精神,又从桌上拿起信笺和信纸看着。

        谢流云想不起这些诗句的出处,只是觉得父亲不会无故写下它们的,这其中必有玄机。

        只是,自己一时还没有搞懂蕴含在这诗句中的深意罢了。

        为了怕自己遗忘,他从书桌上找了纸和笔,将这封信和信笺上的内容,统统都记了下来。

        然后,他将写好的纸卷成长条,折叠之后,放到自己的外衣口袋里。

        做完这些之后,谢流云坐在书桌前,打量着整个房间,陷入了一种沉思。

        一周前,刚从一处桥梁施工现场回来的谢流云,难得能有个休息日。

        看到将近半个月没有回家的儿子回来了,父亲非常高兴。

        为了给儿子改善一下伙食,他还专门去菜市场买了一条两斤重的鲤鱼回来,做了谢流云最喜欢吃的红烧鲤鱼。

        那一顿饭菜的香气,似乎到现在都还氤氲在家中。

        谢流云不由得耸了耸鼻子,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他感觉依然隐约能闻得见菜香。

        想到这里,谢流云感到心里深深的刺痛了一下。

        为了缓解压抑的情绪,他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