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今我掌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56章 派粥(1/2)
        这些人对官兵的惧怕藏都藏不住,根本用不着猜。宋知熹眼底晦暗不明,重重心事不堪其扰,他们最后那句话说得没错,只要宫内有意拿她结案,金吾卫冷败无情,甭管有罪无罪,有的是让你认栽的手段。

        出北地而再往前,面对的正是兖州宣城方向,不过距离兖州尚且较远,从京师抵达兖州腹地,寻常车马都要半个月的行程,更何况她们这遭七拐八拐所走的非正常直道。

        父亲说过,若她今后遇到难处,杨家可以依托,外祖母定会护她周全。

        可是,这世上祸福本就难料,趋利避害向来不分门第,公主失踪一案惹圣上震怒,旁人唯恐避之不及,杨家想必也无外乎如是。

        回广陵是不可能的,既已拜别,便不能再陷宋渊于不义。她疑罪未脱,若她这个在逃的县主猛然现身于宣城,反倒叫杨府难做人,就算阖府有心藏她,她龟缩在外祖家,也实属无谓牵连之举。

        连续几天,宋知熹的心绪犹豫不定,但来日方长,不急于现在定好去处,眼下唯一坚定的是,她势单力薄,不能与金吾卫正面刚上,否则落不到半点好处,还白瞎了京城那些挚友对她的殊死掩护。

        金吾卫出京一事在权辖重地热度不减,在逃嫌犯的名气也仰仗他们,得以顺带着再涨一轮。城门关隘多哨卡,最近几天肯定盯得紧,这县官里胥的,若在属地捉住她,必定指望拿她邀功请赏。宋知熹有意绕开防务要地,从小道进入县乡。

        这一带青山抱地,橙黄橘绿的物色都叫人眼前一新,知更原是林中客,也在田坊唤流响。许县并不富庶,以农田苛捐为主要税源,偶尔可见农人壮汉在田间地头弯腰劳作,见有外乡人走过,年纪轻些的还会按捺不住好奇,直起腰来张望两眼。

        盘珠抬手遮望渐高的日头,打起油纸伞挽住宋知熹。一片阴影笼罩下来,阻绝开正午热辣的日光,宋知熹眨了眨眼睛,在她活络的笑意里,面前的人却肉眼可见的衰败下去。

        宋知熹一惊,接过伞柄凑过去,“怎的了?!”

        盘珠额头两侧淌下薄薄细汗,宋知熹把她扶到榕树底下休息。昨日整整一夜腹中绞痛,盘珠都忍了下来没叫姑娘察觉,现在突然发作,知晓再也捂不住了,便索性倒豆子一般,一五一十地交待清楚。

        宋知熹了然,原是这几日吃多了面饼馒头,加上经常赶路,所以才容易克化不良。她将她的碎发别到耳后,心想得想个办法请郎中再来瞧瞧,照这么下去,可别种下各种隐疾啊。

        此时此刻,宋知熹忽然想起一茬,方才搭坐牛车时,赶车的老叟司空见惯,以为两个女娃娃在大户人家的婢期放满,此行孤身回乡寻亲,觉得怪可怜的,临走时还留下几句话。

        宋知熹环顾四周,在几座坊舍外找到一个无人打搅的阴凉之地,确认可靠安全后,将盘珠带来歇下,临走前覆上她的手笑道,“听说前面有善主派粥,正好我也饿酸了,想吃些水米流食,你先休息,安心等我回来,到时候再行安顿。”

        盘珠再不放心姑娘独身离开,可是当前自己也只是拖累,只得乖巧点头,不忘叮嘱道:“一切当心。”

        许县政令宽松,安置了不少迁居下来的贫苦流民,时常会有城外的食坊或私家到此地施粥以行义举。

        将近晌午,许县的桥石东口提前支起一顶粥棚,可供过路行人或百姓取食。薏米的香味勾得人饥肠辘辘,粥棚前渐渐聚拢起队伍,宋知熹观望一阵,散乱的额发在眼前扑来扑去,她食指向旁边一勾,垂下头,缀在了一个队列中。

        略显混乱的队伍艰难前挪,

        在她右边,一个小童缩在女人身边,女人灰头土脸,挽住小孩肩头的那只手生满了薄茧,两人衣身皆摞了不少补丁,可见日子并不好过,宋知熹无声地移开眼。

        男童胆子小,忽地往娘亲怀里缩了一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