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缕青丝绕指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四章 李子扬(1/3)
        中考三天,结束了。

        高考的成绩先出来的,哥哥是理科,总分486,过了省内本科一批线,在他纠结于报志愿的时候,中考成绩也出来了。

        我加上体育20分总分665,一中录取线是582,超出录取线80分。

        不出意外的,我进了一中实验班。

        领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换下了校服,换上了新买的裙子,又换了新鞋,这些都是作为我考进一中实验班的奖励。

        “四眼”很高兴,说是这级毕业生是近五年里升学率最高的一届,我们班42个学生,考上县一中的就有25个,实验班名单还没下来,但保守估计前十名应该都是没问题。

        大红色的纸印刷着个人信息,被卷成小卷儿,用红绸带绑了,挨个儿发完之后开了最后一场班会,我一向不喜欢这种煽情的场合,也忍不住抹了几次眼泪,“四眼”深情并茂的说:“我祝同学们前程似锦,金榜题名。”

        班会开到了下午四点,每个人都红着眼离开了学校,我也是其中一个,回家前,骑车又一次跑去了他家门口,靛蓝色的大门紧闭着,这是我对那天最后的一点印象。

        而我的初中生活,到这里,彻底结束了,从炎热的夏天开始,又从炎热的夏天结束,有始有终。

        爸妈并没有对我的成绩表示出什么情绪,倒是哥哥,收到华南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第三天,家里还摆了酒,七大姑八大姨能来的基本都来了一遍。

        暑假过得轻松自在,在家宅的太久,我妈在某一天的早晨问我:“你以前假期都不着家,这段时间咋不见你出去了。”

        也是辛苦,难为她还能发现我不爱出门了。

        八月份是北方最热的时候,河边的芦苇勉强能遮住一些阳光,上班车的时候选错方位了,坐在了右边靠窗,太阳直勾勾的晒过来,我都感觉要脱皮了,去县城的班车会绕几个乡镇,看着上上下下带着行李的学生,我对未来三年的寄宿生活感到很迷茫。

        正式开学在八月二十八号,因为高一新生要军训,通知书上写了八月二十号正式报道。

        二十号早上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分班表,教学楼前的白墙上贴的满满的,拿着箱子的我拼命的挤也只看到了我在高一六班,是最后一个实验班。

        确定了班级,去教学楼找了教室报道,班主任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话不多但很具威严:“在这儿签字,完了先去后勤楼一楼量身高体重定校服尺码,再去二楼领宿舍钥匙和床卡,下午四点操场集合。”

        我点了点,飞快的签好名字,鞠躬致谢:“谢谢老师。”

        他抬起头瞄了我一眼:“自己一个人来的,被褥买好了吗?”

        突如其来的关心有些懵,我摇了摇头:“还没……”

        他又低下头开始对接下一个人了,纸张翻动间他说:“后勤楼三楼有卖的,300一整套,虽然贵了点,但比校门口摆摊的要好一些,你可以去看看。”

        秉着礼多人不怪的心思,我离开前又说了一句:“谢谢老师。”

        一中不大,后勤楼也不好找,辗转了将近两个小时才领到钥匙和床卡,宿舍在女生公寓的三楼,302,楼梯口右转第一间,对面就是公共卫生间。

        床卡是三号,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床位铺好了被褥,我对着床头新喷的漆,找到了自己的床位,右边第二个上铺。

        二零一一年,小县城的一中,住宿条件极度不好,八人间,上下铺,狭仄的空间,唯一欣慰的就是有暖气。

        放好行李箱,又从背包里拿出新买的手机,捏着钱去了后勤楼三楼。

        一个人扛着铺盖卷卷,爬到三楼,等把床铺收拾好都已经将近十二点了,摸了摸空荡荡的肚子,背着包又去食堂晃了一圈。

        以前只听说一中食堂像喂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