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汉为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章 各府反应(1/3)
        刘钰在北和县刮起的这一阵风暴震惊了整个济北郡,李家在整个济北郡都是排的上号的强族,却被刘钰一个新上任的县令如此迅速的解决,有些不可思议。

        待诸家族审讯完毕后,荀攸禀明刘钰后便派人上报郡府。

        接到北和县衙的上报后,早已提前得到消息的郡守府和济北府各大家族都开始重新估量刘钰。刘钰未到北和县前,众人已经知道这位被安远侯府放弃的庶子,却不曾想刘钰麾下会存在疑似两位的年轻宗师,这究竟是安远侯府的一步暗棋还是有其他势力的介入,让诸人陷入沉思。

        远在州府的幽州牧黄茂在接到暗报后,召集几位谋士密议。

        黄茂书房内,待众人坐安后,黄茂道“诸位,安远侯府这位稚子可把本州牧都惊吓一跳,手下两位天骄宗师,我等安插在朝廷之人,在吏部下文之前就送来密函,说这位庶子不过是安远侯夫人妥协的产物,可这小子手下突然冒出两位年轻宗师就不得不让本官怀疑,两位年轻宗师,即便是安远侯府刘氏一族只怕也不能轻易拿出吧,如果是安远侯府的安排,那安远侯这时候在我西北插入这颗棋子的用意,就让本官不得不谨慎了。

        这么多年来,西北一直是我等天下,望京诸大家族对幽州无半分念想,我这个幽州牧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只齐国的看门狗罢了,幽州资源短缺,粮食难产,加之蛮人不断侵袭消耗,根本无争天下的资本,本就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之地,所以我等才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主宰这幽州多年,安远侯府这一招棋让本官百思不得其解。召诸位前来就是想让诸位帮本官分析下,这安远侯府究竟有何用意。”

        黄茂左手边的文士道“主公,来前路上,属下就也曾有所思量,按理来说京城传来的消息不可能有误,如此一来只怕安远侯此时,都被这位庶子蒙在鼓里吧!听说这稚子是望京城有名的书呆子,武道天赋及弱,及冠之时才堪堪炼体二层修为,所以安远侯府在同其他几大家族在子嗣安排时,直接妥协,把这位庶幼子发配我西北为一边境县令。就现在情况看来,刘钰身后未必是安远侯府,既非安远侯府,在齐国境内能拿出如此实力的只怕就只有宗门了,蛮族一旦南下得势,大雪山势必要清理齐国宗门,宗门为了自保定会支持抗蛮,三年前这些宗门不就曾想让主公依附他们吗?不过主公未免朝廷不满拒绝了他们,如今蛮族再度蠢蠢欲动,今秋南下已成必然之势,这些宗门不免要在西北扶持势力,出来抗蛮。”

        待他说完后,旁边人亦开口道“刘先生所言与在下不谋而合,只不过宗门如此扶持一位仅为县令的稚子,能对抗蛮之事有多大作用?”

        刘姓谋士对他微微颔首道“济北郡是幽州紧邻蛮族之地,三年前镇北军一事,朝中主和派为安抚蛮族将镇北军列为叛逆,如此换来齐国和蛮族三年之和。而众人皆知,济北郡守是朝廷当时借解决蛮人一事安插在幽州,督视主公的一枚棋子,朝廷向来同宗门势如水火,所以郡守不可能倒向宗门,宗门唯一可选之人,便唯有这位被家族放弃又没有背景的刘县令。”

        黄茂听后也微微颔首道“刘先生之言甚是在理,也唯有如此可能,然从万宝商会得来的消息来看,蛮族此次南下怕是不同以往了,整个蛮族都在养精蓄锐。如今朝廷一片混乱,各家族都在圈养物资,一副隔岸观火之势,此前本官上书朝廷多次言及入秋之后蛮族南下之事,朝廷只是发来些许钱粮物资,命本官自行组织军队先行抗蛮,怕是皇室与朝廷诸公都未曾将蛮族之事放在眼里。”

        刘姓文士待黄茂说完沉吟良久后出言道“主公!诸位大人!我等身家利益如今都绑在一条船上,现如今形势一片混乱,稍有不慎我等恐将下场凄惨。目前我等只能有上下良策,且上下良策必须相辅相成才能保我等方能坐享渔翁。”

        黄茂听后惊喜道“刘先